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从“刘三姐”独美到“花开千树” 广西文化品牌飘香海外

2018-12-10 18:30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广西六十年)从“刘三姐”独美到“花开千树” 广西文化品牌飘香海外

  中新社南宁12月10日电 题:从“刘三姐”独美到“花开千树” 广西文化品牌飘香海外

  中新社记者 林艳华 蒋雪林

12月10日,一名壮乡青年正在编制毛南族花竹帽。当天,广西壮族自治区60周年成就展在南宁开展。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上世纪60年代,一部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的电影《刘三姐》风靡全国,我也成了观众的好朋友。五十多年过去,我一生的荣辱兴衰,悲欢离合,都和刘三姐紧紧地连在一起。每当听到那动人的旋律,我的心情都非常激动。”著名演员、电影《刘三姐》主演黄婉秋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

  当年17岁的黄婉秋扮演的清纯俏皮的刘三姐形象,连同影片风趣生动的故事和脍炙人口的歌曲,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深刻记忆。

  黄婉秋说,当年电影上映后刮起了一股“刘三姐”旋风。在香港,《刘三姐》的放映引发观看潮;在新加坡,《刘三姐》创造了连续两次各上映120天的纪录;在马来西亚,《刘三姐》被评为“世界十佳影片”之一。

  《刘三姐》成了中国电影界的传奇,“刘三姐”也因此成为广西最具民族代表性和艺术感染力的文化符号。近六十年来,各种艺术形式演绎的“刘三姐”不断面世。除电影《刘三姐》外,广西还诞生了歌舞剧、歌剧、桂剧、木偶剧、壮剧及彩调剧等各种形式的“刘三姐”。

  在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刘三姐”中,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将流传了上千年的刘三姐传说打造成了文化旅游项目,创造了新的广西文化品牌。

  199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提出,做一个利用广西的民族文化蕴涵(如刘三姐)同旅游结合的项目。文化厅将此事交给担任过剧团团长的梅帅元。1999年,完成策划方案的梅帅元,从南宁来到桂林阳朔,开始尝试《印象·刘三姐》的商业化运作。在社会资本的支持下,梅帅元邀请张艺谋等人加盟,2003年10月,《印象·刘三姐》首演获得成功。

  《印象·刘三姐》开演至今,共演出7000多场次,接待境内外观众18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人民币,同时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致富,成了“永不落幕”的经典。

  今年3月18日,梅帅元担任总导演的实景演出《越南往事》在越南会安上演。这也是梅帅元第一部走出国门的实景演出作品。

  走过60年的广西文化产业,正由“刘三姐”一枝独秀向更广阔的文化集群发展,“文学桂军”及“漓江画派”等广西特色文化品牌正在崛起。

  近年来,广西利用区位优势,加速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多次到东盟办展览,开展文化贸易合作,达成版权输出图书1300多种。

  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委、宣传部部长范晓莉介绍,近年来,广西广播电视台与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等东盟国家合作开办中国剧场、中国动漫、美丽广西、精彩中国等栏目。2013年以来,广西译制了1000多集中国的优秀电视剧,如《三国》《琅琊榜》《你好,乔安》等,在东盟国家通过合办栏目播出,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完)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