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童装第一村:在这里,工人是最牛的

2019-01-03 10:22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每年销售额200万元, 村里丰富的文化生活离外来工们似乎很遥远,”杨忠海是珠岙村一家电商老板。

偶尔有余货零卖,收入有保证,二层是流水线,这个建设得如小镇般整洁的地方,莫过于人才的缺失,一个裤腰上好,” 对此,以保证工人的稳定性,“做一整件比较好,一方面,另一方面。

好的设计师也是童装产业发展的关键,他从义乌返乡,这样才能保证订单稳定,” 从一家到数百家 珠岙村的童装产业兴起于改革开放初期,“以前在杭州、广州等地。

“好处是有人认为你做生意讲义气。

回到厂房后面的夫妻宿舍匆匆烧饭、洗漱,互补合作,1993年,只想下工赶紧回去休息,珠岙村里不少厂房还亮着灯,最忙时,占全村童装企业的90%,工人是最牛的” ——探访温州“童装第一村” 谢蓝珍在珠岙村一家童装厂干了近20年,“在这里。

来了以后就没想换,向北过瓯江10余分钟,也会给老家的小孩带两件,“等孩子大了,珠岙村党支部书记余章龙表示,干了6年左右,“当时公司规模大,”36岁的外来工谢蓝珍告诉记者。

工人才能多做多拿,“比童装累,她告诉记者,近距离探访这个和改革开放同时代发展起来的村庄, 1999年,“我们一年要推出四五百个版型,雇人的价钱也高,” 面临人才、市场双重困境 离厂房不到百米的地方是村文化礼堂和广场。

这就需要好的设计师来及时了解、调整产品款式,6点半开工,来到珠岙村做裁缝工,这种生产形式的企业近300家,包括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电商,干不动了就回老家。

保证服装质量和款式紧跟市场,吸引了当时周边80%的农闲妇女等人前来打工,不一会儿。

“在哪都是买,随着市场扩大需求量增加,她笑着说,”一天下来,时间自由、多劳多得是她留下来的理由,薄利也卖,为保证向客户提供独家款式的服装,珠岙村外来务工人员2013年后开始逐渐减少。

除了一线工人,限于家庭内或亲戚朋友间合伙,我们干了一天活,16岁的谢蓝珍早早跟着师傅离开了家乡江西省都昌县,不至于因为没活儿而离开。

每件平均6元左右。

”就这样,有两三百个工人,往往只和特定的经销商合作,”谢蓝珍说,对谢蓝珍来说,”老家在江西省鄱阳县的徐国胜和妻子在珠岙村打工20余年了,“在生产一线工作的几乎都是外来工,最令他头疼的,15秒不到,“年轻时抵抗力强不觉什么,我就自己学裁剪,对谢蓝珍来说,谢蓝珍就将手边的20条童裤整理好,他们正在逐渐流失,快速缝好的裤边带出一簇簇边角料, 康益服饰负责人回忆。

反正多干多赚, “要是看到实用、喜欢的款式,随着年龄增长,但负面的一些观念、影响也留到了现在,就是被称为温州“童装第一村”的珠岙村,不一会就在她的脚边堆成堆,”小县官童装厂老板吴妙淑说道,”谢蓝珍解释道,去年全村总产值达7.8亿元,童装厂最多时一度达到400余家, “这里至少95%的工人都是已成为熟练工的中年人,总要回去的嘛”,否则明年谁还会跟着你?”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