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着“乌纱帽”开放小商品市场
1984年12月6日,义乌新马路小商品市场建成开业。 (资料图片)
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100名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先锋模范人物。改革开放初期曾担任浙江义乌县委书记,顶着压力拍板建设义乌小商品市场,开创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建设发展历史的衢州籍老干部谢高华光荣入选。
在浙江乃至全国,谢高华都是有名的改革者。他的一次不怕丢“乌纱帽”的拍板,开创了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未来。每当说起当年所做出的成绩,他总是连连摆手,谦虚地说:“我们没做什么,那都是群众的创造。”30多年来,义乌人民没有忘记他。从1995年义乌举办第一届小商品博览会开始,每一届博览会都邀请他参加。2017年10月19日,得知谢老受邀前来参会,数百名义乌商人自发组织了车队迎候在高速路口,欢迎老人“回家”。
一位已经离开义乌工作长达33年之久、在义乌任职仅有短短2年8个月的领导干部,为何能让当地群众深深感激、久久牵挂?那是因为,当年他甘冒风险,大展拳脚,为义乌人民开辟出一片创富空间。当改革遇到阻力时,他不是把“乌纱帽”牢牢按在头顶,而是别在腰间,随时准备丢官,展现了一心为民的公仆本色。
1982年4月,51岁的谢高华从衢州(时为县级市)市委书记调任义乌县委书记。
赴任义乌,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当时义乌的主城区仅2.8平方公里,当地人以“县城一条街,一个高音喇叭响全城”自嘲。初来乍到的谢高华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对机关大院的印象“领略”到了义乌的一穷二白。他事后回忆道:“机关当年有三个‘大’,一个吃饭排队的大食堂,一个桌椅破败的大会堂,再加一个对着宿舍窗户的露天大茅坑。”
改革开放初期,商品经济在中国一些地方逐渐破冰。在农业小县义乌,因为人多地少、经济落后,很多老百姓吃不饱饭,不得不远走他乡鸡毛换糖,或偷偷摸摸做起贩卖日用小商品的营生。然而,由于国家对能不能搞自由市场还没有出台明确的政策,长途贩卖货物、“弃农经商”摆地摊仍被视为“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当地有关部门对此依旧采取一禁、二堵的简单处理办法。商贩冯爱倩就经历过那段东躲西藏、斗智斗勇的日子。她想不明白,自己明明有许可证,辛辛苦苦赚点小钱,怎么就成“投机倒把”了?
1982年5月的一天,走投无路的冯爱倩鼓起勇气,在义乌县委机关大院外拦住谢高华,成就了一段佳话。
当时,谢高华刚在县政府旁一家理发店理完发。当他回到县政府门口时,冯爱倩便壮着胆迎上去,拦住谢高华,问道:“你就是新来的谢书记吗?”并摆出一副要长谈的架势。为弄清原委,冯爱倩被谢高华请进办公室,双方的理论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谢高华暂时答复道:“好,你先回去,继续摆你的小摊,让我好好想想,我告诉有关部门先不查你们。”
冯爱倩一走,谢高华陷入了沉思。之后,他用了几个月时间,对义乌的鸡毛换糖及流动摆摊进行深入调研。当时,义乌全县有4000多户个体经营户,其中经营小百货的有3000户,从业人员6000多人,且多数没有登记注册。如何管理众多的个体经营户,在义乌县委层面意见不一。
为了解放思想,谢高华又带队去温州考察。考察回来后,谢高华坚定了开放义乌市场的决心。他认为,鸡毛换糖不是义乌的包袱,而是义乌的优势。但在决定开放义乌市场前,由于当时既无国内先例,又无明确政策支持,不少人顾虑重重。
最后还是谢高华一锤定音:“开放小商品市场,出了问题我负责,我宁可不要‘乌纱帽’!”于是,义乌县委常委们统一了思想,县委班子集体表态:开放义乌市场,发展经济,出了问题集体负责。
1982年9月5日,在义乌县委的支持下,稠城镇湖清门小百货市场正式开业。市场内持有营业许可证的个体商贩有200户,持临时许可证和提篮叫卖的共600多人,每次开市参加购销交易人数一般有3000余人,多时可达5000多人。义乌小商品市场由此发轫。
实行率先开放后,义乌小商品市场随即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社会上对义乌县委的做法仍有不同声音,有人因没有政策支持而持保留甚至反对意见。在一次会议上,谢高华说了重话:“如果不听县委县政府指挥,不执行县委县政府决定,你这个庙我拆不掉,你这个庙里的菩萨,我随时可以换掉!”此后,义乌再也没有人公开反对开放小商品市场了。
忆起曾经的曲折,谢高华坦言:“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就是天大的事。只要对老百姓有益,打破条条框框,我们干部自己的得失又有什么关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