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辽阳2月27日电 (李晛)“那是在1959年11月4日晚上,雷锋正在调度室看书,天突然要下雨了,想到工地上还有7200袋水泥,雷锋马上从房间里抱出了自己的棉被,跑过去盖在水泥上。”雷锋工友易秀珍哽咽的回忆着。2月26日,辽阳雷锋纪念馆宣讲团(艺术团)成立大会在弓长岭举行。雷锋战友庞春学、工友易秀珍、义弟吕学广纷纷走上讲台,他们追忆雷锋事迹,播撒爱的种子。
辽阳是雷锋的入伍地,是雷锋的第二故乡,也是雷锋精神孕育和初步形成的地方,雷锋在弓长岭的生活的142个日日夜夜,为这片土地留下了宝贵的雷锋资源。
曾和雷锋同年到弓长岭矿焦化厂工作的易秀珍,是雷锋的工友,他们曾同乘一列火车、同编一个临时小组。她先后撰写多篇追忆雷锋的回忆录,把珍藏了五十余年的,雷锋“抢救水泥”时所用的被子,无偿捐献给辽阳弓长岭雷锋纪念馆,并提供了雷锋在弓长岭的大量重要图片和史料,用真情传承雷锋精神。
雷锋工友易秀珍在做宣讲。 李子平 摄
与好工友易秀珍相比,雷锋的同班战友庞春学,更直接的受到了雷锋精神的熏陶和影响,是雷锋先进事迹的重要见证人之一。
“我和雷锋是同一年从辽宁当的兵,被分在了同一个连队同一个班。”已是77岁的庞春学讲述着他和好战友的故事。
“他个头不高,但什么事都要做到最好。”庞春学回忆起初见雷锋的印象时说,刚到部队那会,他和雷锋被安排去开拖拉机。“那都是苏联生产的,车子很大,他一个小个子开起来很费力,我们就劝他说要不你申请换一个岗位,他不同意,最后硬是成为我们中拖拉机开得最好的一个。”
与雷锋朝夕相处的两年零八个月,是庞春学一生中最难忘的岁月,也在这段时间里,庞春学亲眼见证了雷锋的蜕变,从平凡到伟大。用他的话说,雷锋是他的好战友,好兄长,更是一个好榜样。
在这片土地上,很多人和庞春学一样,他们敬爱雷锋,学雷锋。辽阳弓长岭人吕学广是雷锋生前认下的唯一的义弟。“雷锋哥哥是我永远的人生榜样。”吕学广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吕学广有管不完的闲事儿,他义务接送那些有困难的老年、残疾等需要帮助的人,他自掏腰包为邻居治病……事情虽小,却象涓涓细流,滋润着身边的每个人。他常说:“我从小家庭贫困,受到很多人的帮助,现在我条件好了,更要感恩,回报社会。”吕学广几乎每天都要帮助别人,在生活中用朴实行动延续和诠释着雷锋精神。
老人们的话朴实又充满力量,他们用真情和行动感染着每一个人,让雷锋精神的种子萌发,让雷锋精神走进每个人的心中。
据介绍,雷锋纪念馆宣讲团预计每年开展宣讲活动5次,演出活动5场,旨在打造传递正能量的阵地,把学雷锋志愿活动向服务社会大局、满足百姓需求方向沿伸拓展,开拓学雷锋志愿活动的新局面,不断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彰显学雷锋活动的群众性和实效性。(完)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