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队长”手术后挂引流袋办案
长江日报记者尹勤兵 通讯员谢威 宗姚琪
“这个案子快要移送起诉了,我去打两天针,再回来继续工作……”10月31日8时,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公安分局二级警长刘祥豪突发脑卒中,同事们赶紧将他送往医院急救。病床上,让老刘放心不下的仍旧是案头上的一摞摞案卷材料。
刘祥豪警长被同事称为“牛队长” 通讯员谢威 摄
据了解,经过全力抢救,55岁的老刘已转危为安,目前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
从来没有领导架子
1983年,刘祥豪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工作从不挑肥拣瘦,哪个岗位缺人手,他都会第一时间顶上,主动挑大梁,全所最苦、最累的活儿常常被他“承包”。在领导眼里,年轻的刘祥豪就像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祥豪成长为一名具有丰富办案经验的法律专家。2014年3月,刘祥豪从市公安局法制支队调到武汉开发区分局,依然从事公安法制工作。起初,整个法制大队不超过7个人,相当一部分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刘祥豪不仅面临着人少事多的困局,还肩负着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任。
时任该局法制大队教导员李敬说,作为法制大队的主要领导,老刘从来没有丝毫领导架子。有工作任务时,他都是冲在最前面,带着大家一起攻克难关。
每当遇到疑难案件,刘祥豪都会主动思索,凭借自己丰富的办案经验和法律素养,认真指导大家办案,把一个个许多人都认为很棘手的案件成功地拿下。
在刘祥豪的坚持和努力下,武汉开发区分局连续三年,获评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单位。在同事们看来,这样的成绩和荣誉完全算得上是“零”的突破。
总会第一时间赶到
2014年,武汉开发区正式托管汉南区。两区的合并,没有现成的工作经验。最大的难度就是做好工作协调,许多案件需要对接检察院和法院。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并不简单,就是这样一个年过五旬、头发花白的执着老民警,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在很多人看来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4年底,一名攀高入室盗窃嫌疑人因患严重疾病无法正常羁押,为了不让狡猾的犯罪分子逃脱法网,刘祥豪创新工作方法,派出民警到医院对嫌疑人进行看守,直到法院判决。
2015年10月,分局案审队正式成立,在刘祥豪及其整个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一套公安民警执法办案机制“沌口样本”逐步成形。
2016年11月,全市公安机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暨受案立案工作推进会在该局召开,从弱到强的转变,武汉开发区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真正实现了弯道超车。
从警35年来,刘祥豪始终坚守在公安法制第一线。只要工作需要,他总会第一时间赶到,老刘经常被同事们称为“牛队长”。
这样一个在同事们眼里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无论是周末休息,还是下班在家,只要电话一响,他二话不说,立马赶到单位加班。老刘先后参加侦办刑事案件8000余起,指导办理各类疑难复杂案件2600余起,荣立市局个人三等功3次。
出院后背引流袋上班
2015年,为方便加班工作,刘祥豪不顾妻子反对,决定把家从硚口搬到开发区。在老刘家中,摆满了各种法律书籍,妻子说,老刘是个急性子,工作就是他的全部,“如果一个案子没有办好,他的脸上就会挂满不开心。”
老刘经常说,领导将法制工作交给他,这是对自己的信任,不能打折扣、过得去。作为大队领导,刘祥豪很多事都是亲力亲为,加班加点更是成了家常便饭。2016年12月,刘祥豪突发剧烈腹痛,被送往医院救治,并接受了胆囊切除手术。
术后三天,病床上的老刘戴着氧气面罩,还在不停地打着电话协调指导办案,一旁照顾的妻子反复劝其休息,他对妻子说,现在正是关键时期,法制工作事关全局绩效考核,怎么能扔下不管。出院后,闲不住的老刘背着引流袋,直接到单位上班。
2017年7月,因身体原因,54岁的刘祥豪从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原本可以少操些心,但是,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让老刘很难空闲下来。许多基层单位的办案民警每次抱着一大摞材料,点名要找刘祥豪阅卷“把脉问诊”,对此,老刘每次都会欣然接受。
2017年6月22日,分局一举摧毁一个“邮币卡”诈骗犯罪团伙,查扣涉案财物1000余万元。案件办理期间,刘祥豪和同事们连续奋战、夜以继日,最终成功将该团伙绳之以法。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