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首提“共享停车” 正式实施一个月但遭遇难题 北青报记者深入社区调查——
共享停车难共享天时地利差人和
满庭芳园小区共享车位已被停用。摄影/记者 李梦婷
作为本市首部停车治理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于今年3月30日获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5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最打眼之处就是首提“共享停车”概念,即“推进单位或者个人开展停车泊位有偿错时共享”。在《条例》正式实施即将满月之际,北京青年报派出多路记者深入社区、单位、胡同探访后发现,共享停车的真实现状令人担忧。为何出现地方法规有了规定却难执行的情况?共享停车推行中到底阻力何在?
现状
三月前曾是试点社区
如今“共享”字迹已模糊
黄寺大街24号院曾作为《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通过后,西城区首个共享停车位试点社区,当时拿出了 20个居民车位“共享”,社会车辆可以通过APP预约停车,此举的初衷是方便社会车辆停放,盘活辖区白天的停车闲置资源。然而三个月过去后,北青报记者再次回访24号院时,发现共享停车已“名存实亡”。
北青报记者看到,社区主路旁“共享车位”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而停车场内空置的共享停车位已经被车主上了地锁,有的车位甚至有两把地锁。据北青报记者现场统计,能辨认出来的共享车位中,14号楼西侧3个车位上锁,18号楼西侧2个车位上锁,20号楼西侧2个车位上锁,3号楼北侧2个车位上锁。
根据德胜街道对共享停车试点3个月进行的统计显示,黄寺大街24号院的共享停车位使用率并不高,只有21人次使用过共享停车位。多名停车管理员也证实,现在小区的共享停车位几乎都不对外了。
北三环满庭芳园社区
共享停车位大量闲置
满庭芳园位于北三环,小区旁边有青云当代大厦、中航工业青云楼、杰睿大厦等办公场所。这些上班族白天由于单位车位不足,对在满庭芳园小区内进行“共享停车”的呼声最高。从理论上讲,小区住户白天外出时把车位出租给附近的上班族,晚上住户回家,写字楼的上班族也下班了,刚好可以高效率盘活同一车位。为此,该小区曾有80多个共享停车位,车主通过安装“丁丁停车”地锁和APP实现共享停车,车主上班后在APP上发布停车信息,需要停车的外来车辆看到停车信息后可开车到相应车位,通过手机APP解锁车位,每小时停车费3元,价格比外面的停车场便宜一半多。
但北青报记者上周五在满庭芳园小区看到, “丁丁停车”APP 上面显示小区只有4个共享车位。北青报记者依据编号在小区北侧找到了其中的2个共享车位,但附近有10余个共享车位,却在“丁丁停车”APP上没有显示任何信息,也没有外来车辆停放,全部处于闲置状态。
黄寺大街24号院共享车位长期上地锁闲置。摄影/记者 李天际
朝阳某社区
“共享停车”条幅被摘掉
朝阳区望京某小区曾经在小区门口挂过“共享停车,及时挪车,停出一片文明”之类的标语,上周五上午,北青报记者在该小区看到,小区内划分了清晰的车位,既有带着车号的固定车位,也有临时车位,但就是没看到共享停车位,共享停车的标语也没有找到。小区居民则告诉北青报记者,那个写着“共享停车”的标语后来不知何故被撤下了。
此外,北青报记者在东城区都市馨园小区和馨怡家园小区探访时,保安也都表示小区内并没有专门标注出来的共享停车位。
编辑快评
共享停车模式
也应纳入“吹哨”范围
共享停车,这一蕴含着美好城市治理愿景的模式在当下的困境又一次让我们想到“城市治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深刻意义。毋庸置疑,超大城市治理是一门大学问,当前全市各个层面都在积极探索并“固化”许多成功的经验。
“街乡吹哨 部门报到”即是一例。在“吹哨”过程中,相关部门的责任感和实干精神都被调动起来,执法过程中如此, “共享停车”这一类的民生问题的解决难道不也适用于此吗?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 基层街道就会有干劲儿,同时不会担心有些单位“级别比较高 、不愿搭理人”,因为大家心里都装着“人民”这个中心词,都是为着“和谐宜居”添砖加瓦。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