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已于今年初进入了“北京周期”。与夏季奥运会相比,冬奥项目尤其是室外举办的雪上运动项目受气象条件影响更大——风速风力、气温雪温等因素直接考验着运动员的技术发挥。
“与科学家聊‘天’”活动现场。郭静原摄
哪些天气过程会对赛事造成影响?冬奥气象保障服务将如何进行?带着这些疑问,经济日报记者在中国气象局近日举办的《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找寻答案。
北京冬奥会是设项最多的一届冬奥会,共有109个小项。“其中,冰上项目占比约30%,雪上项目约占70%。”北京冬奥组委特聘专家、原北京冬奥申委副秘书长赵英刚坦言,冰上项目主要在室内进行,对比赛环境和气象条件的要求相差不大;但雪上项目由于受到场地标准、山形地貌、气象条件等复杂因素影响,导致对天气的分析和判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比如,高山滑雪的滑降比赛中,要求垂直落差达800米,不同赛段需根据风力大小判断是否搭建防风墙;自由式滑雪从起跳开始到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空中飞行动作,一旦有风,会对运动员产生直接影响。比赛期间,我们还要考虑到山区的小气候变化等。”赵英刚说。
我国历史上首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在气象服务保障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气象局冬奥气象中心执行副主任刘燕辉表示,由于为冬奥会准备的不少赛场均属新建,缺乏气象观测资料,自2014年起,气象部门就在这些地方逐步设立了39个气象站点,为比赛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以往的气象业务系统普遍按照城市人口密集区来构建,要为山区、雪地等冬奥会特殊赛场提供气象预报支撑,还需作出一定调整;此外,在冬季山地气象预报方面,我国团队仍缺乏经验。
“过去,我们比较关心的是像暴雨、雷鸣等表现突出的夏季天气,而冬奥会期间的天气对日常生活影响并不算大,对赛事而言却尤为重要。其实天气影响并不可怕,但需要气象部门作出准确预报并为赛事提供决策服务,以达到奥组委对我们提出的‘一场一策’‘一项一策’要求。”刘燕辉说。
赵英刚告诉记者,要做好冬奥气象保障,一是要在前期做大量气象数据积累和分析研判,针对何时造雪、铺设赛道,以及造多少雪等问题及时给出建议;二是在比赛期间实时播报天气情况,保证有良好的气象条件助力运动员取得好成绩,也为观众和竞赛组织者等提供充分的气象信息;三是一旦遇到极端不利天气,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对比赛作出相应调整,并要考虑到随之引发的交通运输问题,保障大量观众快速安全撤离。
本次冬奥会,北京、张家口同为主办城市,昔日滑雪胜地能否出色完成冬奥会举办呢?“虽然与冬奥会相比,北京和张家口的滑雪活动多以旅游性质为主,对于高难度、高水准的比赛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但从气象条件而言,是非常适合举行冬奥比赛的。”中国气象局冬奥气象中心气候和数据服务组副组长王冀介绍,这其中核心的气象指标就是温度,从而保证降雪质量。据统计,北京和张家口气温在冬奥会期间基本保持在-10℃到-1℃,且比赛场地从11月初至次年3月底都处于结冰期,适合存雪。同时,当地山区冬季平均风速较小,能够保障比赛顺利进行。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冬奥赛区大多处于山区地带,气候多变,有时可能仅隔着一条水沟,刮风、降雪、能见度的表现都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气象局冬奥气象中心现场预报服务组组长时少英认为,气象预报员的专业程度也是保障冬奥会成功举办的关键。
“山区地形复杂,尤其是对局地赛区的小尺度天气预报,多数预报员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接触过,很难建立起预报概念模型。面对冬奥赛事天气预报,预报员原有的预报经验不太灵了,它更需关注非常规要素预报,像阵风速度要精确到每秒,对于降水相态的变化究竟是雨、雨夹雪还是雪也要尤其关注,并需时刻注意积雪深度等。”时少英介绍,除了要提高预报能力外,预报员在现场还要实时提供气象咨询,为竞赛团队做出理想判断。
如今,北京冬奥会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中国气象局也已选拔出15位气象预报业务骨干,针对他们的冬训早已开始。他们将经历怎样的训练?需要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首先是向国际同行学习,快速接受全面的赛事预报技术培训;接着是到赛区驻训,预报员将于冬季的1至3月去往赛区现场熟悉地形,沿着赛道和气象站从山脚一直到山顶体验天气变化,定点开展天气预报测试,以备今后更好地融入赛事预报工作。”时少英说。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