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建设者加紧施工
钢铁凤凰 展翅欲飞
本报记者 贺 勇
大年初二早上8点,北京中轴线最南端,身着工装的李建华,又一次站在了施工现场。他的面前,是今年1月22日刚刚迎来第一次校验飞行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从空中俯瞰,主航站楼橘红色“凤凰展翅”的造型已完美亮相。
李建华是北京城建大兴国际机场主航站楼工程项目负责人。为建设这项“超级工程”,李建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无论除夕之夜还是大年初一,李建华都和团队准时集合,仔细检查航站楼核心区施工现场的各个角落,一趟下来,当天的微信步数超过了2.5万步,建设航站楼的3年多来,他用脚步“丈量”这个超级建筑的距离已经超过两万公里。
“4月30日室内装修基本完成,5月开始消防调试验收,6月中旬进行质量竣工验收……”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清晰地印在李建华的心里。“这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重任,我们必须不辱使命、精益求精,打造出世界级的精品工程。”李建华说。
春节期间,北京城建集团60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春节不停工,聚力攻坚,确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9月30日顺利通航。从业23年,从首都机场T2航站楼到T3航站楼再到如今的大兴国际机场,李建华见证了三代“国门”的成长,他坦言在大兴国际机场遇到了最大的挑战。
过去的一年里,李建华和他的团队攻克了世界范围内体量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机电安装技术,成功完成了24.7万台(套)机电设备、1800公里的电缆电线、近73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的风管以及百万数量级接口的安装,打通了世界最大单体机场航站楼核心区的“经脉”。
“每一天,都在突破自我;每一天,都离见证奇迹的时刻更近了。”李建华感慨地说。截至目前,航站楼核心区屋面装修完成,室内装修大面积亮相,机电单机单系统调试基本完成,“钢铁凤凰”正傲立天地、展翅欲飞,静静等待它的第一批旅客。
精心呵护每一处设备
郑少忠 娄国标
“春运期间,高铁动车加密开行,为保证行车安全和旅客的舒适度,1毫米的细微变化,我们都不能忽视。”2月6日零时40分,合福高铁江西境内,在距离地面约30米高的上饶站高铁联络线上,南昌西工务段线路工人孙灵潭和3名工友正躬身在钢轨旁紧张地忙碌着,仔细检查钢轨结构和道岔几何尺寸,此起彼伏的金属器械碰撞声,打破了冬夜的寂静。
上饶站是全国首个“骑跨式”高铁综合枢纽站,在沪昆和合福高铁之间有一条6公里的“U形”联络线,就像一座大型高铁“立交桥”,高铁进站后经过这座“立交桥”,就能完成“楼上”到“楼下”的转场。孙灵潭和工友们常年工作在这条联络线上,他们自称是联络线上的“精修队”。
“咔……咔……”1时50分,线路工鲁敏手持一把数显扳手,躬身在水泥枕旁,认真调整一组钢轨扣件的螺丝扭力,扳手上的电子显示屏不时跳跃着红色的数字。“以前在普速铁路拧螺丝是凭手感,容易存在偏差。”鲁敏一边拧紧螺丝,一边说道,“现在高铁用电子数显扳手,每颗螺丝用了多大力气去拧,屏幕上都能显示出来,非常精准。” 他介绍道,由于联络线是弯道,两根钢轨高低不同,加上列车经过时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因此这段线路钢轨扣件的检修格外关键。
在黑夜寒冷的高桥上工作,安全就系在他们一次次的弯腰和扳拧之中。在每次夜间“天窗修”的4小时里,他们要完成9600根轨枕和3.8万颗螺栓、全线6公里的养护维修任务。凌晨4时,作业任务顺利完成,几个人的眼睛都熬得通红,胳膊也酸痛得抬不起来。
从2015年合福高铁开通,孙灵潭已在这条联络线上工作近4年了,不仅作息时间“黑白颠倒”,还要像“绣花”一样精心呵护每一处设备,“辛苦但也习惯了,中国高铁领跑世界,一想到自己是一名高铁工作者,我心里就特别骄傲。”
福建沙县从“分山到户”到“合作经营”——
闽北有群新林农
本报记者 颜 珂
冬日的闽北大山,苍翠依旧。胡伯泉驾车在山中盘旋。
“这片杉木林是4年前新种的,长势不错。”胡伯泉手指不远处。
这里是福建省沙县西霞村,全村2.6万多亩林地,都在胡伯泉的脑子里。
57岁的胡伯泉是西霞村新园林业公司经理,公司经营管理约1.3万亩林地,承载着全村人的新期盼。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