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罗云鹏
在位于三江源头的玉树藏族自治州首府玉树市,悄然进驻了一群欧亚水獭,“定居”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
“傍晚和早晨在(扎曲)河边步行道锻炼的时候,总会听到河里‘噗通噗通’的声音,刚开始大家都以为是个头大的鱼。”家住玉树市结古街道的才仁松宝说,“有一次专门等着看,才知道不是鱼,是水獭。”
玉树市区内有巴塘河、扎曲以及巴扎曲3条河流(均为长江支流)穿过。“家里面的老人们都穿过水獭皮毛做镶边的衣服,那时候是财富的象征,现在随着观念变化,大家都不穿了。”今年45岁的才仁松宝说,“以前只有在大河(指长江)里见过(水獭),后来就只是听说有,但再也没见过,直到2018年。”
事实上,欧亚水獭对于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欧亚水獭是河流生态系统的旗舰种以及顶级食肉动物,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完整程度有重要指示作用,该物种于2015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北京大学自然保护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博士肖凌云介绍说:“欧亚水獭处于淡水食物链顶端,其生存不仅需要大量鱼群,而且河道需要有深水区,河岸有足够多的隐蔽所(大倒木或洞穴),对水质和河岸环境要求较高。”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玉树市常住人口达12.14万人(截至2017年),紧邻巴塘河的玉树机场旅客吞吐量于2018年12月28日突破30万人次大关。
“即使有这么多人口,欧亚水獭还是‘选择’了与玉树城市比邻而居,一方面可以看出环境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表明在玉树,人类活动对欧亚水獭影响较小,有足够的‘信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三江源项目主任赵翔说。
“玉树河流环绕,但凡在河边看到垃圾,人们都会很自觉地捡拾,‘水是一切生命的根本’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观念。”青海省玉树市文明办主任昂桑周说。
2017年开始,青海省玉树州、市两级林业部门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最新数据显示,在玉树市内巴塘河、扎曲以及巴扎曲3条河道布设的21个红外相机位点中,9个位点拍摄到水獭影像,回收有效照片达827张。
“在持续一年的监测中,获得了捕食、排便、标记等多种行为红外相机资料,欧亚水獭呈现出稳定的活动节律,表明这些区域已成为固定活动地点。”赵翔坦言,“虽然钢筋水泥让城市少了一些大自然气息,但对于欧亚水獭来说,这或将成为一个新栖息地。”
据了解,当地林业部门当前正尝试借鉴英国以及台湾生境恢复经验,在玉树市区内试点尝试为欧亚水獭搭建人工巢箱,为其提供隐蔽所。
“在人工巢箱放置后的一个月里,玉树市中心格萨尔广场旁的大桥下,红外相机共拍摄到3次欧亚水獭活动影像。”赵翔说,“不仅如此,红旗小学旁的人工巢箱还记录到如豹猫、川西鼠兔等物种。”
昂桑周说:“‘它们(水獭等野生动物)和我们’是共存的关系,这也和玉树震后重生所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分不开。”(完)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