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钢笔匠
上世纪90年代月入万元 称好钢笔就像是“老婆”
王荣家中的钢笔。
坚持了二十多年的“调钢笔”师傅王荣,去年也正式“退休”了。
“人人都有一支钢笔”的时代早已远去,曾经在华南师范大学以摆钢笔摊为生的王荣,也离开了“舍不得”的华师。
“每个人写字的角度、力度、速度等都不一样,需要当面调好钢笔才行”,他笑着说,过去了这么多年,他的顾客好评度达到“99.9%”。
“好的钢笔就像是老婆一样,贵不贵并不重要,只有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王荣说,还有一点和“老婆”一样,就是“概不外借”。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
曾经的“钢笔匠”王荣
头戴鸭嘴帽、扎着马尾、留着胡须、摇着纸扇的王荣“不见”了。
曾经一副“白胡子老爷爷”的形象,也随着王荣的“退休”,改换成了“年轻”的形象。
看到记者一副有些疑惑的表情,他向记者解释说:“怎么?认不出来了?我只不过把胡子剃了。”
其实不单单是花白的胡子没有了,而且花白的马尾也没有了,头发也由曾经的白色变成了如今的黑色。
“人总要找点兴趣”
2月16日下午,在广州海珠区一个大型超市的门口,王荣站在一个小摊位的一个角落写毛笔字,在他的身旁,是教辅机构的三四个年轻人在有说有笑地聊着天。“其实是过来帮朋友撑撑场面。”王荣笑着说。
今年53岁的王荣,是江西进贤县人。“我们那里是专门做毛笔的,当然也有人做钢笔。”王荣说,他家像当地很多人一样,世世代代以做毛笔为生。但在年轻时,他还真的没有想过自己真的会与笔打上交道。
他回忆说,在他初中还没有毕业就报名参了军,两年后退伍回到了地方,在江西地矿局做勘探工作。
“其实做勘探还是比较苦的,都是在荒郊野外的山上。”他告诉记者,当时他和许多勘探队的队员一样,都是“光棍”。
在比较苦的工作之余,就要找一些自己的爱好才能让生活继续下去。“有的喜欢音乐,也有的喜欢喝酒,还有的喜欢打打麻将。”对于王荣自己,他说,他喜欢练练字,研究研究书法,特别是钢笔字,希望能够写得好一点。
“在那样的工作生活环境里,人总要找点兴趣,不然生活都会觉得没有意思了。”他说。
“因字而异,字如其人”
“人们经常会说一句话,就是字如其人。”他不自觉地看了看记者在笔记本上写的字。
在1994年,王荣的生活因“字”发生了改变。“当时碰到了一位老师,就和他聊起了书法这件事,所以他就建议我到广州的华师去卖笔。”
他回忆说,在那时非常流行的一个词叫“下海”,由于单位也处于精简时期,他就成为了单位中“多余的人”。于是,他背上了行囊,跟着那位老师来到了广州的华南师范大学。
“事情进展得还挺顺利的,没多久我就在华师摆起了钢笔摊。”王荣说,他当时从江西老家进货,然后在华师摆摊卖。与其他在商店里买卖钢笔不同,王荣每卖出一支钢笔,都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对钢笔进行调整的“专属服务”,“无论是多少钱的钢笔,就算只是10元一支的钢笔,但是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好钢笔”。
他介绍,每个人使用钢笔,写字时会有轻重、快慢的不同,使用钢笔时的角度也不同,导致钢笔出水的大小也不同,所以,将钢笔进行微调,去适应使用者的习惯,也自然而然会觉得这支笔“好写”。
卖钢笔一月卖“万元”
1994年来到华师之后,王荣的生意越做越好。“应该有99.9%的人,对我卖出的钢笔是满意的。”他说,最忙的时候,他在华师的东区、西区各摆一个摊,“有时候上午到东区,下午到西区,总之还是要照顾到两个区的‘客户’的”。
“一般情况下,一天至少能有一两百元的收入,除非是赶上天气、活动等客观原因。”王荣说,在当时正常的工人一个月工资也不会超过1000元。
当记者大致算出他每个月能有五六千元的收入时,王荣对于这个“计算结果”明显不大满意,他“纠正”道,在当时,他的收入许多时候能够达到万元左右。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