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00后大学生靠什么“淘金”汽车业
激活汽车人才的“一池春水”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李建秋教授正在为同学们介绍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发展现状。
在去年的线下校园招聘活动中,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在向现场的大学生颁发纪念品。尽管今年春天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线下活动取消,但长安汽车仍在3月底举行线上春季校园招聘会,为怀揣汽车强国梦想的高校学子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
作为支柱产业,汽车因产业链长,人才需求量大,一直是吸纳就业的“大户”,汽车相关专业毕业生常常被称作“职场宠儿”。
---------------
投身飞行汽车的设计与制造,是李晨畅读研究生时就作好的决定。
2018年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智能交通专业硕士毕业后,他与几位同学一同创立了飞行汽车公司Bellwether Industry。如今,他们已经完成飞行汽车整体系统的概念设计以及半尺寸样机的试飞,正在进行全尺寸样机的开发筹备。
“汽车服务于出行,而飞行汽车是出行方式的延伸,它本身就是汽车的一种创新方向。”在李晨畅看来,尽管创业之路充满荆棘,飞行汽车产业壁垒又极高,但是他还是想坚持下去。
事实上,在李晨畅的学习和创业生涯中,“如何在早已成熟的汽车产业中推动创新”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
“汽车行业近几年面临着巨大挑战,但从长远来看,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一定是更多的。作为年轻的汽车人,只要找到方向并持续钻研,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平台。”李晨畅如是说。
受新冠疫情影响,“云答辩”“云毕业”成为不少毕业生的日常。但在这个特殊的夏天,像李晨畅一样追逐着汽车梦想的年轻人还有不少。
随着能源革命和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业加快了电动化、轻量化、智能网联化和共享化的转型速度。汽车也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向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进化。
95后、00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力军。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思想活跃,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怀疑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对就读于汽车相关专业的青年学子来说,“在汽车行业不怕入错行”既蕴藏着值得探索的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
“新基建”带来新要求,汽车人才寻找“新航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将‘新基建’看成是为汽车行业特别准备的一点都不为过。”有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新基建”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同时,它也按下了汽车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快进键。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长安汽车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基建”的提出和落实能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全面布局,行业的转型对汽车传统领域人才有全新的定义和要求。
据他介绍,如今,长安汽车正加快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的落地,致力于实现从传统制造型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以此为重心的新能源、智能化领域已成为公司的核心战略领域。
“企业竞争,人才先行。为战略领域储备与培养核心人才将是长安汽车持续领先的关键。”该负责人认为,产业转型使得企业对人才专业和能力的要求发生巨变。除了传统的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外,还需要引进大批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自动控制等相关专业人才,以此加快推进以智能产品、智能管理、智能制造为抓手的智能化战略落地。
“未来的汽车领域人才必然是复合型人才,不仅懂硬件,还要会软件,因此,传统汽车人才需要持续学习、加速转型,将新时代下的新挑战变为机遇,以适应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该负责人如是说。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了《2020年新基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总体上看“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长期存在,预期年底将达417万人。同时,近年来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产业的核心技术人才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且呈“先扬后抑”态势。
在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朱明荣看来,目前汽车人才的队伍结构呈现“宝塔型”,即从基础蓝领、中层白领到高层领导者,数量逐层递减。而随着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未来汽车人才队伍的结构将会向“纺锤型”发展。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