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纸端到智端破茧重生
11月22日,封面传媒在北京发布了2019年战略,将以“视频传播、数据驱动、社群营销”为战略目标,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家互联网科技传媒企业。
从传统纸质媒体《华西都市报》裂变而生的封面传媒在媒体融合路上快速行进。而回望封面传媒的母体华西都市报社,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记录历史,也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中书写自己。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新报种——都市报,在中国报业发展史上风起云涌,其自身的变革与创新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发展轨迹中的一条重要曲线。
西南黑马 领军全国
故事要从1993年说起。那一年,中国报业经济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全国出现了8家广告收入上亿元的报纸,除《海南日报》外,全都是城市报纸。《四川日报》的广告收入也被同区域的《成都晚报》超过。1993年12月8日,四川日报社党委召开党组会,做出要办一张城市晚报的决定,由时任四川日报社副总编辑席文举负责。
“当时,全国报纸办晚报的形势已经走过10年的历史。每一个城市都有一张红火的晚报,不要说去争夺他们的市场,就连晚报这个名字都不会让你取。”席文举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回忆当年的情形,仍然印象深刻。
“那时候,我天天都在考虑,要办一张什么样的报纸?我想起了自己上数学课时的思维方法。要创造新的解题方法,需要有新的思路。其中一个思路就是演绎法,从已知推未知。”学数学专业的席文举的推算是这样的:第一步,都市报从哪里赚钱?1993年8张亿元大报经验告诉他,钱从广告中来。第二步,广告来自哪里?现实情况表明:房地产、日用品、商贸三大新崛起的市场热门广告,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城市的市民。第三步,既然市民是广告受众,报纸的读者必须是城市的广大市民。于是,席文举总结得出结论:办一张“市民生活报”。
“《华西都市报》的读者定位是广大市民,市民最关心最感兴趣的是他们的生活,所以《华西都市报》就把报道的内容对准市民的生活。我将其总结为‘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同时,我提出要办报与办事相结合,当群众出现困难时,《华西都市报》的记者就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席文举说。
演绎法推导出都市报“市民生活报”的定位,归纳法将《华西都市报》的读者群锁定城市市民。由《华西都市报》开始,中国报纸市场有了一个新品种——都市报。
2012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的《21世纪全球记者》一书,将《华西都市报》及其开创的“都市报”概念首次写入国际学术专著。
光荣岁月 鼎盛发展
2018年10月19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鹏与华西都市报社常务副总编辑赵晓梦一起翻开了一本册子,册子的封面上赫然印着4个遒劲的字——黑马雄风。这不是一本武侠小说,却比武侠小说更让他们两人兴奋。这是《华西都市报》创刊3周年的纪念册。
一幅幅照片仿佛就在昨日。
其中一张照片上,一名下岗女工正在作报告。她叫刘素云,是《华西都市报》创办之初的发行“明星”。据称,她的成功来自她的勤奋、热心、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她用《华西都市报》创办的“敲门发行学”成为卖报纸最多的发行员。
赵晓梦大学还没有毕业,就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华西都市报社工作。之后,他与《华西都市报》一起成长,也见证了这匹黑马的一马当先。他说,“敲门发行学”像一个神话,影响了《华西都市报》,还给全国的都市报发行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1995年至1996年,《华西都市报》的发行量以每月1万份的速度增长,当时就被认为是中国报业史上发行增长最快的报纸。1997年,该报又以每月2万—3万份的速度增长。到1997年10月,其总发行量飙升至50多万份,成为西部地区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
对于中国报业而言,从1998年开始进入了另一个“黄金十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10年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和民众教育水平的提高等外在积极因素,以及后期信息匮乏后的惯性需求反弹、与广电媒体的差异化竞争、网络媒体刚起步等有利的媒体行业格局,都给中国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当年,在四川日报社楼下批发购买《华西都市报》的报商都是凌晨4点开始排队,一开门就蜂拥而上,抢着买报纸。”李鹏说,这种情形延续了10多年,用当下时髦的话说,成为一种“现象级”。
读者们像当年追着听广播的评书连播一样,追着《华西都市报》的《新闻追踪》与《特别报道》争相购买报纸。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