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规律,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理论和方法。但编辑又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随着内容生产的变化,新技术的创新与运用,它又经常面临新问题,并因新问题而形成新的策划思路与编辑方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题类图书占据了出版排行榜的半壁江山。据统计,2017年有17种主题图书年度累计印数超过100万册,成绩卓然。主题出版俨然成为出版领域越来越重要的课题。“时效性”无疑是主题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编辑要始终保持“变”的思维,持续学习,吃透精神,寻找规律,做好适时性、长远性规划。从被动等书稿,到提前储备稿源,这种变化既是组稿意识的变化,也是操作手段的变化。加之各主流媒体的数字化营销和推广手段、版权领域不断增长的对外输出规模,主题出版呈现了广阔的空间和蓬勃的生机。坚持“守”的职业要求,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理念,寻找领域内的顶级作者,保证主题出版物的原创性、思想性和权威性,服务大局,凝聚人心。
现以主题图书出版为例,结合本人亲身经历的策划案例,谈谈在编辑工作中如何处理“变”与“守”的关系。
把握大方向,提前做规划。 2017年是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为此,2014年,我和基本法研究权威、时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教授约了一部关于基本法的书稿。《“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的初稿于2015年完成。后因作者工作变动,修改工作一度停滞。其间,该书入选中宣部2017年度的主题出版重点项目,无论从出版社层面还是作者层面,我们都形成了统一的共识,打造精品,为香港回归献礼。因为作者在香港工作,所以我们常规性的改稿方式无法开展,只能利用先进通信手段,每天下班之后,通过微信和邮件的方式交流稿件修改情况,之后的那几个月几乎天天沟通到凌晨一两点。此书在内容的打磨上可谓精益求精,从最初近600页55万字的书稿,到最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300多页33万字,中间几度反复,优中选优,好中选好。这种“内容为王”的秉持和坚守,贯穿在这本书的整个出版过程中。在本书的后记里,作者写到“深夜十一点半,在维多利亚港岸边的办公室里,我刚刚与本书编辑通完电话,发现有朋友发来微信文章,标题是‘鸦片战争爆发177年后的今天,我国完全自主研制建造的首艘万吨级驱逐舰下水,”我突然想,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南京的朋友那么执着地要出版这本书,感谢江苏人民出版社几年来对我的耐心包容和持续不断的善意提醒。
恪尽职守,永葆初心。今年我社和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合作的两本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的献礼书——《策划天涯三十略》和《我的海南梦》,在海南建省庆典活动之后举行了新书发布会。这两本书的出版过程用战斗来形容并不过分,时间之紧,要求之高,任务之重,没有出版人的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和工匠精神为支撑,难以完成。编辑团队放弃了正常的休息日,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为了节省往返书稿的快递时间,组建了作者团队和编辑团队的QQ群,明确分工和每步的时间节点,采用电子稿校改的无纸化方式,责任到人,随时有问题,随时沟通解决。两部书稿的编校、引文的核查、版式的调整、封面的设计,同步展开和推进。即使时间如此紧张,依然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做到三审三校。最后的顺利出版展示了出版社整体的专业水准和运作效率。
建立新队伍,培育新作者。有句俗话说作者是出版社的衣食父母,有了好的作者队伍就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话虽然直白了一点,但也道出了一定的客观事实。这里的“衣食无忧”是指有一定的作者资源,稿源丰富,编辑可以有较多的选择余地,从而更容易做出精品力作。这是一个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针对目前主题出版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年轻作者队伍的建立和培养迫在眉睫。在各种学术会议或团体年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永远是顶级的学术权威,这些权威自然成为出版社争抢的焦点。其实编辑不妨跟参会的中青年学者多多交流。他们在研究领域正处于上升空间,有一定的学术成果积淀,有精力和志趣从事更深入的研究和创作。他们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观点新颖,乐于接受出版过程中多媒体融合的新形式。编辑可以引领其了解主题出版的价值和意义,为他们从事主题类图书的写作创造便利,提供尽可能的支持;同时也要遵守职业道德,不计较一朝一夕的得失,平等对待每一位作者,秉持“广种薄收”的心态,为每一位新作者认真做“嫁衣”。对“变”的作者,保持出版人“不变”的初衷。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