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流浪地球》,争论意味着更高的期待

2019-02-12 07:25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原标题:《流浪地球》,争论意味着更高的期待 | 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不仅引发观影热潮,而且成为舆论焦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部票房已经突破20亿的《流浪地球》。

  电影一开场,就开启了一个宏大的叙事。太阳将要发生叫氦闪的剧烈爆炸,人类在地球表面上装满发动机,推动这个星球去往比邻的星系。电影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这一段旅程中。叛逆少年离家出走,却最终在父辈的感召之下完成成长,几经曲折成为让地球从木星引力中挣脱出来的英雄。以宇宙为背景的宏大设定,配合上太空场景、灾难景观、工业风格、热血少年,让发生在这样一个舞台上的故事颇具观赏性。

  然而,在刘慈欣的小说原著中,电影讲述的故事,只是地球路过木星时的几小段文字而已。小说中这样的设定,也给了“中国科幻”一个宏阔的背景。设想一下,人类带着地球在宇宙流浪,距离将以4.3光年为计、时间将以2500年为计,一代人都不过是一瞬间,这真可谓是星辰大海的征途,期间该有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如果说漫威的宇宙是多时空的超级英雄,星球大战的宇宙是翻版的地球政治,充满幻想的趣味;那么《流浪地球》的宇宙,则是一种时间性的宇宙、发展着的宇宙,更能体现人类的灵长、也更具有科学的色彩。

  我们有理由期待,今后在大屏幕上,能看到移民中“飞船派”和“地球派”的争吵,能看到地球冲出太阳系后的漫长漂泊,能看到这个想象家园中社会、文化、心理和伦理的改变,也能看到人类在壮丽的宇宙迎接文明的又一次曙光。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性的故事,更是一个能够不断拓展想象力边界的舞台。《星球大战》已经拍了10部,《异形》系列也已经有8部,《流浪地球》能否成为一个系列的开启呢?从这个角度看,说这个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电影世界,倒也不算过誉。

  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刘慈欣最擅长的,就是对于超越一个人乃至一代人的巨大时空的勾勒。在这样的设定中,时空才是主角,人和故事都退居其次。类似《流浪地球》的作品《超新星纪元》如此,甚至是名著《三体》也是这样,这样的小说是很难被视觉化的。而作为从小切口进入的电影,《流浪地球》应该是一个具体的故事,是宏大时空中一次充满故事、充满人性的讲述。客观来说,在这方面,电影做得还不够。正如不少批评意见所说的,情节中有不自然的转折,拯救地球的点子更像是“中二少年”的灵光一现,人物内心成长的轨迹有些生硬,关于“希望”的抒情也难免尴尬,甚至还存在一些科学上的硬伤。应该说,电影《流浪地球》不应是也不可能是小说的翻版,而应该是一次相得益彰的再创造。从这个角度看,那些对电影情节和人物的批评,也就绝非吹毛求疵了。

  而在电影《流浪地球》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不同于美式科幻片的元素。在春节的北京地下城,街头张贴着“福”字,孩子们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课堂上朗读朱自清的《春》,而冰封的大地上,济宁、上海、杭州的路标宛然。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比如,西方科幻经典《银河系漫游指南》中,地球在一开始就被爆破;而《流浪地球》中,面对危机的人类竟然带着地球这个家园一起逃亡。这或许也是很多人对这样一部电影开启的世界更为期待的原因——我们期待能看到更多中国价值、东方理念,在人类想象力的疆域里延伸,在更为极端与特殊的情况下处理人类面临的永恒拷问。

  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一个偶然,而是源于强大的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郝景芳的《北京折叠》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从《我不是药神》到《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佳作,在抬高电影创作品位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已接近60亿。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