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融媒传播力推党报典型宣传
精细刻画,以改革创新为总则、以报道升级转型为目标,内蒙古日报社强化顶层设计、组织策划,典型宣传辐射范围广、版面规模大、评论力度强。多种媒体一起上,持续时间长、手段多样化、版面语言时尚,增强了吸引力、感染力,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
典型宣传 融合传播 规范运作
近年来,内蒙古日报社积极进行典型宣传报道的组织策划工作。特别是2017年10月以来,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加强策、采、编、发、评工作,创新典型宣传报道模式和传播方式,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顶层设计、组织策划力争高效化
典型宣传报道往往难以突破“规定动作”的思想束缚,采编人员也普遍存在做官样文章、交差完事的思想。在报道中,语言表达往往主题先行、事例弱化,重综合、少故事。这样的典型宣传报道,读者看不进去,引导力自然不强。
内蒙古日报社强调典型宣传报道既要突出主题,又要彰显个性;既要成为新闻创新的重要抓手,也要成为舆论引导的典范之作,着力在强化组织策划、高效运行上下功夫。
强化组织领导,形成规范运作机制是做好典型宣传报道的关键因素。报社党委明确提出,全体采编人员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闻工作的重要论述,全社一盘棋,顶层设计、统一策划、融合推进,以汉文版为核心,蒙汉两报齐头并进,纸质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齐头并进,以此提升各媒体的亲和力、感染力。
充分发挥总编辑联席会议、各媒体编委会、部门、骨干记者四级联动策划机制的作用,做到“四个结合”,即年度策划和分阶段策划结合起来,全社整体策划与各媒体策划结合起来,传统媒体策划与新兴媒体策划结合起来,动态报道策划与典型报道策划结合起来,有力地保证了典型宣传报道落到具体策划中,落到精细采编处。
在具体的典型宣传报道中,我们常常采取报道小组制的组织模式:在每一次典型宣传报道活动中,对采访的典型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分组采访,根据各小组采访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去粗取精,深化加工,梳理出一个个主题鲜活的典型宣传报道素材,再由部主任牵头,骨干记者执笔,按时间进度要求,推出了一个个主题突出、内容充实、事例鲜活、语言清新、版式亮丽,引发读者思考、催人奋进的、有内涵看点的典型宣传报道作品,在读者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发挥了典型宣传报道应有的作用。
事实证明,强化顶层设计、组织策划,进行深入透彻采访,精心写作包装,节奏有律刊发,是典型宣传报道取得成功的重要措施、方法。
典型形象、事迹力求精细化
内蒙古日报社的典型宣传注重人物形象和事迹的精细刻画,以改革创新为总则,以尝试典型宣传报道升级转型为目标,开展了辐射范围广、版面规模大、评论力度强、多种媒体一起上、报道持续时间长、报道手段多样化、版面语言时尚化的转型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头条一双眼,头版一张脸。党报的“脸面”向来是端庄严肃的。“亮丽风景线”“砥砺奋进的五年”等典型宣传报道,栏花大气美观,一改老成持重的面孔,变得时尚活泼。版面端庄而不失秀气,严肃而不失活泼。
“事以简为上,话以简为当”。内容的表达上,我们要求记者一定要结合当下民生关切,用简练而有节奏的语言、生动而又典型的事例传播,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达到群众爱读、产生共鸣的目的,充分发挥典型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我们通过选取群众身边的小人物进行报道,用刻画平凡人物形象来展现不平凡的精神力量,用乡里乡亲的身边人来刻画小人物不同凡响的精神面貌,具有很强的认同度和感染力。《18年,她教会近百个聋儿开口说话》一文,讲述的是一个村里女教师的感人故事。《家中好丈夫 支部好书记》的主人公也是精心挑选的典型人物。81岁的杨学武原是内蒙古轻工业厅退休干部,现在是自治区直属离退办第一党支部书记,他83 岁的老伴患多发性脑梗。18年来,杨学武细心照料她的饮食起居,同时,帮助居民解决大量难题。“一个80多岁的老人,能够做到既照顾好患病的老伴,又干好支部书记的工作,没有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是根本做不到的。”
这样的典型宣传报道,提升了读者对报纸的忠诚度,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群众的心坎里。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