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职业定力决定媒体融合成败

2019-02-27 15:05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原标题:职业定力决定媒体融合成败

  近年来,全国地市党报纷纷实施媒体融合发展战略,在探索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重大差错频现、报纸质量下滑、采编骨干流失等问题也不时出现,折射出地市党报采编队伍职业定力的下降。职业定力决定媒体融合成败,必须把保持职业定力作为推进地市党报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提。

  地市党报 媒体融合 职业定力

  当下,地市党报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伴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大多数都与职业定力下降有关。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地市党报能否保持采编队伍的职业定力,不仅直接决定着报纸的质量,而且决定着媒体融合的成败。下文将从现象、成因、对策三个维度对地市党报职业定力的下降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

  正在下降的职业定力

  近年来,地市党报屡屡出现重大差错,写错中外领导人姓名者有之,写错常见部门名称者有之,产生其他离奇事实差错者亦有之。几起重大差错经互联网“发酵”,最终都成为舆论焦点,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不管铅排时代还是电脑排版时代,差错始终是报纸不可回避的一部分,但重大差错屡发,一些报纸技术性差错“超标”,可见偶然中有必然。偶然性因素是具体采编人员疏忽大意,必然性因素则是采编队伍职业定力整体下降。在具体采编业务中,职业定力下降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采写环节避“重”就“轻”。在采访中,一些记者觉得远途采访、基层采访耗时费力,设法回避;重要政务活动、重大主题报道压力太大,“敬而远之”。反之,对材料充足、“工分”较高的专题采访趋之若鹜,对采访便利、耗时较少的一般性会议、活动则倍感“亲切”。在稿件撰写中,一些记者对创新创优、创作精品、打造风格兴趣不大,对标题制作、结构布局、文字表述等用力不足,往往满足于不被毙稿。

  二是编校环节避“严”就“松”。一些报社“三审三校”制度尚不健全,没有专业校对人员,编校流程也有避繁就简的现象。一些编辑对版面、稿件中的问题没有仔细推敲,对模棱两可的表述、字句、标点往往予以“放行”。更有甚者,出于版面“安全”的考虑,一些优秀的稿件因为标题、表述等问题被“安全处理”,导致失去原有风格。

  三是栏目设置避“深”就“浅”。除了上级布置的重点栏目、年度创优的重点栏目外,在自选栏目设置上,一些报纸往往着眼于方便操作、方便创收,而对栏目、选题本身的价值评估较少,存在避“深”就“浅”的现象。在一些报社,报纸栏目呈现出重城市轻村镇、重人物轻事件、重部门轻全域的特点。与乡村有关的专栏较少,选题体现一定问题意识、具有全域价值的专栏较少,即使有一些“面上”的专栏,也往往变成了部门工作展示。

  上述三方面问题,绝非对一些报纸以及记者、编辑的道德批评,而是笔者力求客观指出的一种现象或趋势。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一定程度认可的话,那么问题所折射出的职业定力下降的境况也应成为一定程度的共识。

  事实上,与报纸差错成为“议题”相呼应的,是地市党报人才流失的“议题”。近年来,一些地市党报名记者、名编辑甚至总编辑、副总编辑,屡屡爆出转投他业的新闻,并不断引发舆论对报业的“唱衰”。这或许更加直接地证明,正在失去的职业定力绝非个人臆想,而是活生生的事实。这一事实,恰是地市党报(及其所在报社、报业集团)展开媒体融合实践的前语境。

  媒体与个体的生存之困

  早有业内人士指出,报纸差错除了和具体当事人有关之外,也和当前的报业大环境有一定的关联。所谓报业大环境,主要是指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报业营收能力下降,且面临生存发展的压力。

  在笔者看来,纸媒生存之困正切实地给地市党报的采编队伍带来起码三个方面的个人之困:

  一是生存之困。当记者、编辑的收入越来越难以维持体面的生活,与同级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现出比较劣势时,生存之困便随之而来。不幸的是,随着地市党报所在报社、集团的广告收入逐年下滑,地市党报采编人员越来越难以维系体面的收入,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实质性收入下降。即使有的地方记者编辑保持了一定的收入增长,但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报业竞争环境,这种增长的可持续性也要打一个问号。在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按部就班增资调薪的背景下,记者编辑的收入下降显得更加刺眼。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