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航拍中国》第二季:呈现卫星视角下美丽中国
《航拍中国》第一季自2017年播出以来,累计电视播出500多次,观众规模超过3亿,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的亮丽名片。
经过两年的拍摄制作,在观众的期盼中,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纪录片《航拍中国》终于回归荧屏。第二季于3月3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多频道、多平台推出。从屹立在大陆南端的小蛮腰,到层林尽染的大兴安岭;从“海上花园”鼓浪屿,到“大漠雄关”嘉峪关……50分钟的空中旅程,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飞越中国的东、西、南、北、中,大美中国的画卷再次徐徐展开。
始终坚持“脚不沾地”
3月3日播出的第二季第一集中,随着飞机飞越杭州湾跨海大桥进入舟山群岛,浙江全貌得以呈现。浙江,中国著名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航拍中国》第二季用“水”将浙江美景串联,而发达的经济和高端的技术,让拥有古老历史的浙江开启了全新时代。
说起第二季省份的选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总监、《航拍中国》第二季监制梁红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了选择的原则,“第二季将延续第一季‘东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布局,选取了浙江、四川、内蒙古、甘肃、广东、福建、江苏7个省份,继续开启高空视角,带观众见证中国的大、美、奇、变,发现前所未见的中国”。
纪录片《航拍中国》的拍摄,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飞行航时最多、首次实现全航拍影像叙事的空中拍摄行动。
“航拍所呈现的世界,远比观众日常生活中所能关注、想象到的世界更大、更奇、更美。但与此同时,航拍的难度也是不言而喻的。”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航拍中国》监制李向东说道,虽然航拍比较难,但是摄制组仍然坚持将镜头聚焦7个省份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历史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用宏观鸟瞰与微观关注相结合的影像语言,展示出中国大美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
每一季的每一集聚焦的省份、地区不同,但对于创作团队来说,总体的创作风格有始终坚持着的原则。
“第二季最大的特点就是延续了第一季的总体创作风格,我们也有几个始终坚持不变的东西。”李向东介绍道,比如,延续第一季“东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布局,选取了第二季中的7个省份;并且延续第一季用载人机和无人机拍摄的风格,无论拍摄离地面有多近,始终坚持“脚不沾地”。
首次利用卫星采集数据
《航拍中国》第二季第一集浙江篇中,向观众展示了宁静的保俶塔、浩荡繁忙的宁波舟山港、车水马龙的杭州湾跨海大桥、钱江新城魅力无限的新城夜景……同时,这一集讲述的并不只是景色,更是从不一样的视角,展现了浙江的绿水青山、诗画情意和蓬勃潮水。
据李向东透露,在第二季一年多的拍摄时间里,摄制组先后动用了12架载人直升机、70多架无人机,总航程达到20多万公里。
为了呈现更广阔空间的绚丽景观,在第二季的技术层面,李向东说,一方面延续第一季使用的4K超高清拍摄,另一方面,第二季首次利用卫星采集数据,使得观众能够更大跨度俯瞰大地,更好地了解各地的自然山川和地貌情况,用更为宏观、新奇的视野为观众呈现卫星视角下的美丽中国。在卫星影像的呈现下,平原和水系像美丽的叶脉一样清晰可见。
在镜头表达上,《航拍中国》第二季对航拍手法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不同拍摄内容有针对性地使用载人机和无人机拍摄,将镜头拉高到人们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同时,在第一季的基础上,第二季新增了轨道卫星、VR摄影技术、一镜到底场景飞行拍摄等技术。
李向东举例说,比如在四川省的拍摄中,航拍镜头便通过一镜到底将川菜和川剧串联呈现,使观众对四川的地域文化印象深刻。除了高空大面积的景色呈现,贴近地面超低空水平直推镜头也极具视觉冲击力。同时,多处垂直镜头从低到高,令整体景观从低处的窄视角随着高度增加变得更加开阔,让景象由局部到宏观立体呈现。
在精美画面和独特的镜头语言之外,第二季延续了《航拍中国》一贯的声效和音乐特色。在节目的原创音乐中,吸收了长调、民歌、戏曲的元素,不同的旋律渲染出多样的情感氛围,极大提升了这部纪录片的音乐美感。
年轻化、互联网化、国际化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