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器物既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媒介,国宝虽为一件件静止的器物,但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历史文化信息,而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便成为观众与国宝“沟通”的桥梁。该纪录片通过独特的叙事视角和特色的影像叙事手法使国宝“活起来”,用器物展现中华文明进程,传播国宝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从而唤起观众对我国历史文化的集体记忆,达到建构中华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的目的。
【关键词】器物;文明;《如果国宝会说话》;礼;认同建构
大型系列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于2018年1月1日起由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2018年7月23日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第二季。该片采用微纪录片形式,用全新的视角与方式解读国宝,每集五分钟共100集,分为四季播出,目前第一季、第二季已播放完毕。器物,是文明的组成与载体,中国早期器物以陶器、玉器、青铜器为主,除了表征与承载着中华文化与精神,还是一种媒介,沟通着天与人、历史与现代,发挥着媒介的交流记忆功能。然而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历史与文化的记忆逐渐模糊,无论是器物的象征功能还是媒介功能都在淡化,因此让文物“活”起来,展示其所蕴含的价值与秘密,是拍摄制作《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意义所在。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用25集介绍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秦朝的文物。把平日陈列在博物馆中冰冷的国宝通过电视、网络呈现在观众眼前,拉近了观众与国宝之间的距离。国宝作为一种器物本身有着叙事的功能,而纪录片中影像的叙事与创作手法配合国宝自身叙事,从而达到让国宝“说话”的目的。
一、从器物言说到影像特色
纪录片与国宝的结合并不新奇,但由于大部分纪录片的功能是非娱乐性质的,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了解国宝的机会过少,在许多观众心中对两者仍留有严肃而沉闷的刻板印象,而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大胆尝试,从叙事手法到叙事策略一改以往纪录片传统风格,轻松传播国宝文化。
(一)叙事手法:点与面的结合
《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虽然只有五分钟,但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去展现国宝以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历史、精神,在叙事方面多采用点与面的结合,而且点与面的结合在本纪录片中更有双重含义。
第一,在介绍国宝的层面,一集以一个文物为中心展开叙述,但为了使片子内容与内涵更为丰富精彩,导演在某些选集中也加入了可以与文物形成类比或对比的辅助文物,在第一集中主要为观众展示了人头壶,但同时也简单展示了人面鱼纹彩陶盆、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等与人头壶有着相似处的陶器,揭示了世界上各大古老文明的觉醒大约都是从人像艺术的诞生开始的。
第二,在以国宝背后的故事为主线的同时,也延伸出国宝前世今生所承载的精神与文化,向观众展示了人物与器物、器物与历史的结合,不仅达到了国宝言说自身故事的目的,也增强了观众对国宝内涵的了解。
在《妇好玉凤》一集中,玉凤带观众回忆起中国一名伟大女性妇好的历史记忆。“殷契是凤的后裔”,殷商崇信玄鸟,因此商代玉器、青铜器上便有诸多凤纹图案。“玉凤”属于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是商王后的象征。妇好墓随葬品非常丰富,仿佛可以看见一个爱美又讲究生活品质的女性,正如“玉凤”般雍容华贵。纪录片通过影像展示了与妇好息息相关的器物,让观众有幸认识了三千多年前的这位传奇女性,玉凤恰似她优美的风姿定格在历史的风景线上为后人所敬仰,成为解读妇好的一把钥匙。
以国宝故事为主,以国宝延伸出的文化、精神为面,点面结合加深了观众对国宝的认知。
(二)叙事风格:唯美与活泼的结合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并不是纯科普性质的纪录片,而是轻松化的纪录片,是对受众年轻化的探索。该纪录片除有传统纪录片严肃的叙事风格之外,还把唯美与浪漫和活泼与鲜活的元素注入其中。例如在展示“何尊”时,把“何尊”置于一片浩瀚的星空之下,通过运用多种视觉手段营造唯美风格。在《玉组佩》一集中,解说词融入散文唯美的风格——玉组佩:你现在看到的我,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我在地下行走了三千年,我和时光一起行走,穿着我的绳子已经腐朽,我的二百零四块碎片,被光线连接,二百零四个不同的象征,串接成闪光的句子,在身体上被佩戴成段落,组成了一个新的世界。以毫厘的薄片,象征巅峰。以静止不动比喻河流,流经了生死与朝代更替。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