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语言暴力不是言论自由
埃塞俄比亚空难,包括8名中国乘客在内的157人不幸遇难,闻者无不扼腕。然而,本是哀悼逝者、抚慰生者的时刻,一些网民却在一位遇难女大学生的微博下面冷嘲热讽、恶语相向,甚至还有不少营销号借机消费死者、收割流量。语言之粗俗污秽、腔调之乖戾恶毒,让无数观者愤怒。
面对生命的骤然凋零、父母亲人的巨大悲恸,但凡有点良知的人都会心生恻隐。可这些“网络暴徒”却没有丝毫“物伤其类”的同情,反而将他人的生死、痛苦视作笑谈,甚至施以荒唐的人身攻击。种种行径,不仅看不到半点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在挑战道德的底线、法律的红线。眼下,诸如此类的网络暴力,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重新上演。而此次涉事者在一片声讨声中被第一时间封号,亦折射出全社会对这一现象的“零容忍”态度。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而极具杀伤性的言论经过互联网的投射后,更如同一把“消音的手枪”,无声无息间就能给人带来致命的伤害。“郑州空姐遇害案”中,受害者不幸罹难却被部分网友诋毁侮辱;四川德阳女医生遭人诬陷,不堪忍受网络暴力自杀身亡;一名年仅14岁的广告童星,因难以承受“网络暴力”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一桩桩悲剧告诉我们: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倘若任由网络暴力潜滋暗长,那么谁都有可能成为被伤害的下一个人。
网络暴力的滋生,很大程度上源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不少人穿上“马甲”,有了“扩音器”,就任由心中魔鬼肆意妄为,一言不合就开喷,不为求真只为求胜;动辄贴标签、扣帽子,意见相左就是一顿冷嘲热讽;还有的将“枪口”对准弱者,在别人的痛苦中寻找“快意”。他们自以为发表意见是“言论自由”,实则是披着外衣的“语言专制”。信息不过滤、心中无主见,理性就会被情绪裹挟。当一些人只顾自己口舌之快,乌合之众的“集体非理性”便会挑战道德、触犯法规。
网络不是超拔于现实的“虚拟社会”,“键盘侠”必须为自己的言论承担后果。此前,广东一位网友就因发动人肉搜索,被以侮辱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位人大代表也提出,“从司法的角度,对网络暴力给予重拳打击”。细化相关法规、加大惩戒力度,只有让网络暴力的参与者得到深刻教训,才能破除法不责众的想象。在完善法治的同时,我们也呼唤道德文明在网络层面上的回归。比如,韩国民间发起的“善意回帖”运动,已经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树立起友善的网络观念。当文明交流、理性发言成为网上共识,恻隐之心、同情之心成为人人遵循的道德律令时,我们的网络环境才会进一步净化,网络暴力才能失去植根的土壤。
良善友好的网络,是广大网民之福;戾气横行的网络,是广大网民之祸。我们应及时勒紧“网络暴力”的缰绳,让“消音的手枪”不再成为伤害他人的工具。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