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不能造出来”,到“能不能交付”,“造车新势力”在质疑声中蹒跚前行。2019年,新势力车企们更陷入资质问题、交付困难、补贴退坡等内忧外患的情形——
近年来,在各大车展上不断涌现出“新面孔”,随着蔚来、威马、小鹏等新兴造车企业在汽车市场上的不断亮相,“造车新势力”这个词汇也渐渐流行起来。从“能不能造出来”,到“能不能量产”,再到“能不能交付”,一众“新势力”在质疑声中蹒跚前行。
如今,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正快速逼近,多数新势力车企的生产资质受质疑,加之交付困难、补贴退坡等问题困扰,新能源汽车的“赛道”异常拥挤,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新势力车企能否突出重围,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造车新势力”迎来“生死大考”
自国家提出要在新能源领域弯道超车后,车市就迅速冒出了一大批新的造车势力。与传统车企相比,这些“新势力”采取了一种完全不同的“造车”思维和商业化玩法,对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方式等进行创新,以探索汽车产业的新方向和新可能。
据了解,2015至2017年是造车新势力快速兴起与发展的三年。这几年里,车市里涌现出了包括蔚来、小鹏、车和家、奇点等多个汽车品牌,对于一众“造车新势力”来说,他们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走在产业发展的前沿,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体验,同时也对传统汽车产业带来了一些冲击。
2018年,被业内称为“造车新势力交付元年”,这一年,“造车新势力”陆续进入量产车交付期。然而,在蔚来汽车出现一再推迟交付时间和产能不足等情况后,业内开始对造车新势力的交付能力产生了怀疑。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甚至在朋友圈喊出,“新造车企业今年没有谁可以交付1万辆。”
以蔚来汽车为例,在2018年6月28日,完成了首款量产车ES8的对外交付后,至今其交付情况并不理想。截至2018年8月28日,蔚来累计生产了2200辆ES8,并将1381辆交付到用户手中,但这一数字距离1万辆量产车交付仍有较大差距。
2019年1月10日,蔚来官方公布了2018年12月份的交付成绩,共交付新车3318辆,而过去一年累计交付量也突破了1万辆大关,达到了11348辆。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销售目标35000台的云度汽车,仅交付了6101台。威马也只交付了3845台……总体来说,在一众“新势力”中,仅蔚来的交付量过万。
据机动车交强险数据统计显示,去年共有八家初创电动汽车公司有持续交付数据,总交付量为30333台,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的125.6万台相比,占比非常低,甚至不足比亚迪汽车全年超过25万台这一成绩的零头。
“随着2019年的到来,造车新势力们更是面临着生死考验。”业界人士坦言,交付量低,直接影响了资本流向,“这些新造车企业就是在大规模烧钱,现在看来,很多反响平平的车企可能很难撑过2019年。”
“新势力”仍“势单力薄”
“新造车企业现在遭遇生死考验,很大程度是因为根基不稳。”重庆一传统车企的营销负责人江先生认为,很多新车企根本就不知道,从“造”到“销”具体需要什么,以及没有多年发展的底蕴作支撑,当遇到问题时,首先考虑便是砸钱。“虽然这些车企叫‘新势力’,但这‘势力’也有点单薄。”
江先生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新能源汽车刚兴起的时候,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非常大,加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不少家庭有多台汽车,但由于道路上的车流量逐年增大,堵车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所以,很多工薪家庭多数选择了油耗较低的汽车,而新能源汽车问世后,其科技感和动能费用低等优势极大地吸引了购车者。
“本来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要高于燃油汽车价格,但此前,国家减免了购置税,还大力度给予车企补贴,新能源汽车也就成了‘香饽饽’,不少资本正是因为这些因素,进入了造车行当。”江先生还说,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新造车企业的数量快速增长后迎来衰减期,一些“小势力”也就难以生存。
多位业界人士也表示,“造车新势力‘烧钱’能力强大”早已成为业内共识。而2018年以来,资本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投资热情开始逐渐削弱,金融市场整体环境对比前几年活跃度降低,因缺乏底蕴,“融资问题”便成了众多造车新势力前行路上的“拦路虎”。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