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元传播格局下坚持“走转改”的现实意义
多元传播格局下,是否还要继续坚持“走转改”?常州日报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不管时代怎样变迁, “走转改”永远是新闻工作者的生命之源。新闻工作者把“走转改”作为工作常态,推出了大量有温度、冒热气儿的优秀作品,也赋予了“走转改”新的时代内涵。
走转改 多元传播 现实意义
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投身这项活动,采写出一大批接地气、传民声、受欢迎的优秀新闻作品,给新闻界带来一股清风。
近年来,移动端更为普及,传播渠道更为多元,依靠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进行信息接收和传递。新形势下,是否还要继续坚持“走转改”?部分新闻工作者心存疑惑。就这一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及时厘清认识上的偏差,对于新闻界坚定方向、坚守初心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新技术带来的影响是时代潮流,但价值坚守不能动摇
不可否认,当下记者采访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隔空”采访的多了,跑现场的少了,有的记者一天到晚守在网络上,筛选可用信息,进行二度开发;有的记者外出采访,基本不动笔和本,只要带一个U盘,把被采访者准备的电子文本一拷贝,甚至只需要提供一个邮箱,让对方把材料一发,就万事大吉;有的行业记者与宣传部门的人员互相依存、相互借力,不由自主地沦为部门的代言人;有的记者找到选题或领到采访任务后,不是深入基层和现场进行采访,而是依靠智能手机,通过微信、QQ和电话与被采访对象进行联络,对方说什么,自己就写什么。
技术极大丰富了获取信息的途径,但道听途说的新闻是否真实,是否带着个人的感情而存在片面性,都需要记者去核实,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操守,也是新闻工作的价值所在。
在技术发达的现在,有时即便是“有图有真相”的信息,也可能是技术的假象,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备受关注的河南小姑娘王凤雅家人“诈捐”事件,许多媒体在网络热传之下纷纷“中枪”,从开始转载志愿者在自媒体上发布的博文、舆论一边倒地谴责其家属利用社会上的爱心牟利,到当地政府调查真相出笼,再到家属要通过法律渠道讨要名誉,其间我们看到事件一次次出现反转,看到主流媒体不断用后续报道推翻刚刚发布的“深度报道”。正是因为新闻工作者缺乏对“走转改”的坚持和对职业价值的坚守,才会多次被技术牵着鼻子走,主流媒体的权威声誉也不断受到损害。
当然,主流媒体记者在获取信息来源时有很多优势,大量信息都来自政府部门的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或各相关条线提供的权威材料和信息。尽管如此,我们依然需要倡导“到现场去”,在现场仔细核实得到的“二手”材料,去现场感受鲜活的新闻素材,以便找到最货真价实的新闻线索。
网络和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记者借助多种渠道和现代化手段,及时发现信息,提高采访效率,是时代大势,应予鼓励。但是,新闻是一种强调真实性,有思想、有个性的社会活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记者的观察、核实与思考。一旦过于依赖其他技术或渠道,放弃主观能动性,新闻报道就无法保证客观、全面,更无法做到生动、鲜活。“走转改”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堪称“安身立命之本”。
因此,“走转改”不是要不要坚持的问题,而是必须成为媒体工作的常态。只有依靠走转改,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和贴近性,才能发现更多新闻线索、抓到更多鲜活素材,写出读者和受众喜闻乐见的报道。
无数新闻实践证明,优秀作品无不是“走转改”的结晶
对记者而言,深入扎实地“走转改”是提升采写质量的前提和内在要求。采访不深入、不扎实、不全面,写作时素材不够用,记者就只能靠想象和杜撰打圆场、撑门面,如此一来,新闻注水在所难免;记者不到基层,新闻事实未经充分采访和认真核实,很容易为虚假新闻留下漏洞;记者依靠微信、QQ采访,信息漂浮在半空中,远离群众,缺少贴近性,读者自然不会感兴趣;记者不到现场,缺少观察,材料不鲜活,细节不生动,必然写不出精品佳作。
笔者所在常州日报从2016年起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到新闻现场的那一头去:从会场和会议材料这一头,到材料中提到的那一头去;从主管部门这一头,到具体当事者那一头去;从活动起点的这一头,到活动收尾的那一头去,要求记者把“走转改”作为工作常态。历年来在江苏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的作品,也无不来自于此。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