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策划采写体会

2019-03-26 20:00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原标题:致敬科学家 弘扬民族魂

  湖南日报“近科学家”系列报道,历时近两个月,采访14位科学家,以生动鲜活的笔触,展现科学家们的风采,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在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一等奖。

  在中国浩瀚的人才星空中,科学家是最亮的那一片;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科学家是不可或缺的那一群。2017年3月20日至5月12日,湖南日报推出“近科学家”系列报道,生动讲述14位科学家鲜为人知的事迹,展示了当代科学家们的风采,有力传播了创新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组致敬科学家的重磅报道,产生了强大的新闻冲击力和时代感召力,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走深度化、精品化之路,“一年一品”结硕果

  “党报姓党”,绝对忠诚。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是湖南日报矢志不移的追求。在碎片化、快餐化、浅阅读的时代,我们的新闻内容如何做到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气质?近年来,湖南日报以办“政经文评”大报、走“深度化、精品化”之路为宗旨,在提高新闻及时性、准确性、鲜活度的基础上,强化议题设置能力、集成报道能力、观点生产能力、话语创新能力,着力增强湖南日报内容的稀缺性、权威性、影响力。

  这样的理念,执行于湖南日报的各个部门,体现在各种报道样式上。作为“走近科学家”主创部门的教科文卫新闻中心,精心实施“一年一品”工程,即:每一年,围绕重大主题,集中力量推出一个有影响、有品位、有温度、有高度的系列报道。2016年策划了“寻访新乡贤”系列,2017年推出了“走近科学家”系列,2018年推出了反映湖湘先贤伟人修身齐家的“齐家有道”系列,等等。这些系列报道,无论是讴歌人民科学家,还是倡导新乡贤文化,抑或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家教文化,主题都是重大而恢弘,既有历史的厚度,也有现实的深度,都是对国家、民族具有重大意义的方面,是主流媒体必须大力弘扬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自觉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很好地完成这样的使命任务,就要立时代之潮头,感人心之变化,察世风之流弊,举精神之旗帜,走人间之正道。面对浅薄化、功利化的社会风气,湖南日报坚持深耕主业,做好原创,用体现党性原则、国家立场、核心价值、大众伦理的深度报道弘扬正气、倡导新风。即如“走进科学家”报道,追科学家之星,喝科学家之彩,弘扬了科学精神,树立了民族魂魄。因为这些科学家,代表了中华民族的魂。

  致敬科学家,让科学家精神与情怀跃然纸上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是根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创新更要加快步伐。而科技创新最需要依靠的是科技人才队伍,最需要提倡的就是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关注科学家群体,就是对创新发展理念的最大舆论支持。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湖南拥有了一支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老中青结合的科技湘军,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执著、对科学精神的坚守、对造福社会的追求,浓烈而长久。

  这组报道的总体设计是还原科学家这种特殊职业的真实状况,不仅见成果,还要见人;不仅见人的经历,还要见人的精神,要将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抱负的科学家带到大家面前。

  2017年春节刚过,系列报道进入方案策划阶段。报社编委会决定,每期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多维度多视角深度解读报道科学家,展示其独特风采。

  在报道对象的选择上,编委会与科技部门衔接,听取各方面意见,从众多科学家中遴选出几十位,又经过反复研究选择了14位科学家。他们中既有德高望重的两院院士,也有长期坚守在基层的中青年科技人员,都是社会公认、非常值得尊重的科技界杰出人物,从事的研究涵盖农业、生态、交通、化学、物理、机械等多个领域。

  在系列报道子栏目的设置上,也颇费心思。3000字的主稿是版面的主角,侧重讲故事,突出好看。围绕主稿,3个子栏目是配角,各司其职,增加报道的立体感:《名片》介绍科学家的生平和成就,让受众对科学家有个大致了解;《评说》收集其他人的讲述,展现科学家的多种风采;《手记》则让记者谈感受和思考,为受众提供新的观察视角,也传递出报社的态度。除了文字,每位科学家的报道还要配发几张图片,图文并茂,版面更好看。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