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份在中国近代史上享有极高声誉的民营报纸,《大公报》在建国初期进行了艰难的转型。其中政治局势的变化、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对《大公报》的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报纸的兴衰存亡反映了政治经济等社会大环境的变迁,探究推动《大公报》转型的社会动因,分析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对传媒业的影响,有助于为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提供些许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大公报;民营报纸;转型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8-0000-04
《大公报》自创办之日起,“传播信息,主导舆论,臧否时事,月旦人物,像百科全书一样地记录了世纪的风云,记录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积极维护着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呼唤和期待着中华的振兴。”[1]正如方汉奇先生对《大公报》的评价,这份由知识分子精英主办的报纸,在一百多年里始终坚持“大”与“公”的办报宗旨和“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人民争取解放与独立,寻求发展与振兴的艰辛历程。1941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评选世界优秀报纸,《大公报》获得荣誉奖章。1980年,《大公报》被联合国推荐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三份中文报纸之一。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新闻事业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变化对《大公报》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大公报》在与社会各种复杂因素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发展,实现了建国后的新生。
一、大公报历史沿革
1902年6月17日,英敛之在天津创办《大公报》,以“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作为办报宗旨,苦心经营,使《大公报》成为华北地区的大型日报,后英敛之退出,《大公报》转归王郅隆经营,销量大跌。1926年《大公报》续刊,在吴鼎昌、胡政之和张季鸾的领导下,由地方性报纸发展成为拥有天津、上海、重庆、香港、桂林等多个地方版的全国性大报。新中国成立后,《大公报》作为民间私营报纸,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在社会主义的大潮中成功实现自身的转型,在为国家建设服务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1966年,伴随“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大公报》受到巨大冲击,并于同年12月份停刊,至此这份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在大陆销声匿迹。
二、建国后大公报在内地的发展概况
解放战争时期,《大公报》以上海作为为总管理处,发行沪版、津版、渝版、港版《大公报》。新中国成立后,《大公报》各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革。
(一)重庆《大公报》与《重庆日报》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重庆《大公报》经理王文彬得以返回报社。在军管会的领导下,重庆《大公报》继续出版,并于1950年4月4日获得报纸杂志登记证,成为合法的民营报纸。然而由于《新华日报》在渝出版造成《大公报》发行量下降、广告收入锐减,为了解决报社的经济困难,重庆《大公报》进行了公私合营,以重庆《大公报》为基础,于1952年8月5日正式成立《重庆日报》作为重庆市委机关报,自此重庆《大公报》不复存在。
(二)天津《大公报》与《进步日报》
天津解放后,中共中央对《大公报》的研究决定,在天津《大公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组易名,易名后的报纸名字为《进步日报》,其性质仍然是私营企业。1949年2日7日,天津《进步日报》创刊,该报日发行量2万多份,同时积极拓展广告来源,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三)上海《大公报》的新生
上海解放后,《大公报》上海版于1949年6月17日发表《大公报新生宣言》,宣告转变立场,成为人民的报纸。继续出版的上海《大公报》欢呼新政协的召开,支持中共领导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斗争,宣传报道“三反”“五反”运动,虽然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但由于机关封锁新闻、民众对党报的信赖等因素,《大公报》的发行量仍然出现大幅下降,广告收入也骤减。面对这一困局,毛主席作出指示:上海《大公报》与天津《进步日报》合并迁京,报名仍叫《大公报》,作为全国性报纸,报道分工是国际新闻和财经政策。
(四)《大公报》在北京
1956年10月1日,《大公报》正式在北京出版发行。沪津两家报纸合并后,《大公报》采编发行人员工作热情高涨,到1956年底《大公报》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结束了建国后的亏损局面。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报社的正常工作秩序遭到破坏,《大公报》不得不改名为《前进报》继续出版。但改名后的《前进报》仍然被扣上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帽子,最终在红卫兵的炮轰下,于1966年12月28日被迫停刊。至此,这份有着64年历史的报纸在内地画上了一个句号。
三、《大公报》转型的影响因素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