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攀登者》:中国电影登峰需要冲顶精神

2019-10-02 06:01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原标题:《攀登者》:中国影登“峰”,需要冲顶精神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影制片厂成立70周年。它诞生在1949年11月16日。上影始终有个传统:每当重大的历史时刻,我们总不会缺席,总会有重要作品诞生。如近年上影出品的《开天辟地》《辛亥革命》《西藏天空》《东京审判》《高考1977》《亮剑》《彭德怀元帅》等等。所以,上影在此时此刻,需要一部真正有“国家意义”的扛鼎之作。电影《攀登者》应运而生。

  中国英雄 东方叙事

  共和国走过的70年,是英雄辈出的昂扬年代。1960年中国登山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的壮举。197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从北坡登上珠峰之巅,测量出珠峰8848.13米的新高度。这两次登顶都是在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完成的,体现了“再难,难不倒中国人”的气概。国家希望把攀登珠峰的感天动地的壮举,拍成感人至深的电影。我们担当。

  我们在组织重点电影创作时有个习惯,就是找到“方向感”:思想价值取向和艺术呈现的方向。我们阅读当年中国登山队的影像和文案资料、世界登山的历史资料,以及能够找到的登山题材电影、纪录片近20部,我们需要打开视野。我们观察到国外的登山影片,注重写实主义,主要表现人在山难面前的生死选择,以及登山者之间的生死情谊,并且将它放大到人性极致。当然,我们注意到登山题材的规定性、场景的规定性、演员表演空间的规定性,会给影片表现带来某种限制。这是登山题材的魅力所在,也是局限所在。

  创作,需要创造。电影《攀登者》是中国首部登山电影,如何突破?中国英雄,东方叙事,是我们的答案。主流价值与商业类型的融合,是我们的追求。

  在思想价值上,应该是体现中国英雄本色。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的故事本身是感人的,他们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登山设备极其简陋、后勤保障极其简单的情况下,冒着生死风险,前赴后继登上珠峰之巅,这是人类首次从北坡登上山顶。而在之前,即使被国际登山界誉为“登山之神”的英国冒险家马洛里也倒在北坡上。我们的故事设计,就把我们的英雄置放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有声有色地展开登山英雄的故事叙述。登山题材最难的是人物与人物的戏剧冲突。我们根据当年的真实事迹,提炼矛盾冲突点,以文学的力量加以强化,达到人物塑造的效果。在整部影片中,设计有两个戏剧压力点:一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顶后,西方登山界有不承认的声音,所以,队长方五洲与教练曲松林承受着外界压力与彼此间的冲突,同时,他们忍辱负重地等待着再次登顶,以证明中国人的力量。二是1975年国家气象局预告当年登顶的窗口期已经结束,整个登山队撤离。气象学家徐缨提出未来几天还有好天气,主张留下冲顶,为此她承担更多的压力,最后付出牺牲代价,确保了登山队员的成功。从完片的效果来看,这些戏剧冲突是引人入胜的。牺牲,是登山题材中经常呈现的主题或命运选择。电影《攀登者》充分表现了牺牲,它既有为国牺牲的精神,也有为感情牺牲的细节,充满了一种催人泪下的家国情怀。编剧阿来在2014年采访三位1960年登峰的登山队员,并与1975年中国第一位登顶的女性登山家潘多有过长谈。这些积累对剧本创作至关重要。

  在艺术价值上,我们要突破国外登山电影的写实主义,探索用东方叙事来表现中国英雄。电影《攀登者》具有冒险片的类型特征。李仁港导演在影片设计的“方五洲高塔求婚”“方五洲飞跃冰裂缝”等场景,让我们眼睛一亮。尤其是大风口那场戏:以动作片和武侠风的基础,设计了一场12个登山队员在狂风暴雪中捆绑在一架梯子上艰难求生的场景,随着风力的变化,绑着所有人生命的梯子像惊涛巨浪中的小船那样失控飘摇、旋转。这是李仁港的想象与创造,是东方叙事的一种展现。在拍摄现场,天寒地冻的深夜,以二十多个工作人员为一组,在两边巨大照明灯的照耀下,他们左右拉扯梯子,以制造在风中摇摆的效果,加上人造降雪和鼓风机吹出的狂风,整整拍了一夜。我当时就被现场震惊。这段镜头可称为电影《攀登者》的“神来之笔”,它奠定了影片强烈的动作感和视觉效果。

  以专精、敬业精神打造精品力作

  作为国庆70周年重点献礼片,《攀登者》需要考虑什么?当然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如何做到?以精益求精打造好精品力作。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