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我的这一年
开栏的话 2020年全国两会将于5月21日拉开帷幕,宣传文化领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上将关注哪些问题?过去一年间,他们有哪些新作为?本报从今日起开设《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我的这一年》专栏,报道代表委员的履职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张自成:大运河文化遗产亟待摸清家底
记者 章红雨
“骑上自行车,从北京出发,一路领略着大运河风景到杭州,那该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向坐在对面的《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憧憬道。
原来,2019年张自成履职主要做了三件事,其中一件便是4月跟随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赴山东考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一路实地调研下来,张自成说大运河无愧于中国最丰富的文化长廊的称谓。
赞叹之余,张自成也为大运河“着急”,因为从南到北,无论是博物馆展品还是特色小镇文创产品,要么品种少,要么单调重复,原因在于对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缺乏系统而全面的整理与研究。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摸清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底细,就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基础。张自成告诉记者,综观大运河资源建设,河道水系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资源的修复已引起高度重视并有了较为统一的要求和工作规划,但文化遗产资源全面而系统地收集与整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是文化遗迹遗物底数不清。张自成说,一方面运河流经区域大部分未进行过系统考古调查发掘,地下文物遗存分布情况不清。另一方面地上文物遗存情况底数也不清楚,大量低级别和近现代文物遗存在很多地区且没纳入保护视野。
其次,文献档案资料底数不清。张自成认为,大运河历史文献档案资料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历代治水思想、工程、河务、漕运、运河区域社会发展状况等多方面。其中与大运河相关的档案资料(主要为奏折、报告、批示、决定、勘察、设计、舆图、图纸等)就有1.5万多件。
此外,古籍文献有1000多种,涉及运河专书、明清会典等官修政书类书、明清《实录》以及二十五史的《河渠志》、《食货志》、《地理志》、运河流经区域的省府州县志书、文人笔记、外国使者商团传教士的相关记述等。契约、碑刻、家谱、民歌民谣、民间文学、传说故事、民间文艺等民间文献,更是数量不明。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在此背景下,摸清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无疑是一个亟待得到的答案。张自成认为,开展大运河文献档案资料的普查登录工作需要多部门协同作战,并将相关资料及时组织整理出版。
不仅如此,互联网技术可为摸清大运河文化遗产添翼。张自成说:“建立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平台,打造大IP,非常有利于全国乃至世界了解中国大运河文化的瑰丽。”
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华:“我要当好农民的代言人”
记者 袁舒婕
“对不住啊对不住,我还在拍片子,晚点儿再和你联系。”5月8日、5月9日、5月12日,每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拨通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经理郭建华的电话时,她总是重复着这句话。
忙碌是郭建华的常态,她是一名坚守了44年的电影放映工作者。这些年来,郭建华利用放电影的机会向群众征求意见,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关于文化、农业、法治等方面的建议共38项,件件都被采纳。“很多老百姓会来到放映场和我说心里话,我提的建议,都是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倾听民声,反映民意,这是人大代表的职责。”郭建华说。
郭建华多次提出关于农村电影放映的建议,通过科技电影和扶贫电影帮助农村和农民脱贫致富是她当下最关心的课题。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郭建华提出,希望建设乡镇数字电影院,通过科技电影实现扶智、扶志“双扶”,增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在郭建华等人的推动下,祥符区委、区政府把放映科技电影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了为民要办的实事之一,纳入了财政经费预算。这一年多来,在电影放映过程中,郭建华也重点在贫困村放映被群众称为“富民电影”的“双扶”故事片。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