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互联网给村里带来新变化洞桥村的直播,火了!

2020-07-22 16:00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原标题:洞桥村直播,火了!(解码·网络扶贫)

  图为杨玉超(左)、罗辉(中)在直播推介山货。陈钰旭摄

  核心阅读

  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洞桥村建在大山上,家家都种土豆、玉米和红薯,留守的老人小孩多。

  网络扶贫在这儿帮上了忙。村会上网、山货上线、课堂上云,不仅拓宽增收渠道,还引来优质资源,给村子带来变化和希望。

  当村委会主任还得在网上带货,罗辉没想到;平日一毛钱恨不得分两半花,却掏1000多元买了智能手机村民王友菊没想到;打开电视和市里干部一起过组织生活,村里20多名老党员都没想到;小学教室里传出名师标准的普通话,村民路过的脚步声都更缓更轻了……

  这些没想到,都发生在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洞桥村。双龙镇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洞桥村探索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党建上网、山货上线、课堂上云。网络为这里留下了一支扶贫工作队,建成了一家畅销的山货网店,引来了城里学校的优质教育活水。

  直播带出山货好销路

  村委会主任罗辉,红了!

  6月,一场一个半小时的直播,罗辉吸引了80多万观众,8万元的山货销售一空,还有3万多元订单得赶紧去补货。

  “哟,我们的渣海椒还有点俏呢。”看着电商小店堆成山的包装盒,村民们的眼睛都亮了。两年前,罗辉第一次给村里卖货,大伙儿对这个年轻人没啥信心,“自己做着吃的,哪里卖得脱?”

  洞桥村的穷,挺典型。村子建在大山上,家家都种“三大坨”——土豆、玉米和红薯。

  “这是守着宝山挨穷。土鸡蛋、高山土豆、红薯粉、渣海椒……城里俏得很,村民却不会卖。”几年前,罗辉回到村里,眼前的情况让他的想法逐渐坚定,“我来帮忙,把山货卖出山。”

  没想到,这事挺难。村民不相信山货好卖,供货不积极。罗辉也没搞过电商,销路不好找,一个月销售额只有几百块钱,难免有点泄气。

  驻村第一书记杨玉超出了个主意:“只在朋友圈卖,路子太窄,要不试试拍视频、做直播带货?”

  于是,原本腼腆的罗辉成了带货视频主角。原生态的山村风光,山里土货的制作过程,趣味十足的MV……视频账号“村主任小罗”很快火了,也为洞桥村的山货打开了销路。今年上半年,村里靠电商增收30万元。

  5月,村民李先富种的草莓熟了。往年,老李要将草莓背去镇上卖,今年通过视频推荐,好多市民开车来采摘,草莓还没出山就卖完了。

  重庆市委网信办是洞桥村的帮扶单位。“请网红来带货很难长期持续。村委会主任自己带货不用花钱,还能提升村子的形象,形成助力山货出山的扶贫长效机制。”重庆市委网信办副主任吴勇军挺有信心。

  云端议出脱贫好点子

  只靠卖山货,洞桥村可富不起来。想发展产业,洞桥村有个难题:缺人。

  “全村2400人,在家的就400人,不是老就是小。更关键的是没有带头肯干的人。”刚来洞桥村时,杨玉超犯过很长时间的愁,“村里发展核桃产业,想请40个短工,只来了10多个人。”

  村里党员为啥不站出来,发挥带头作用?村里的干部给杨玉超算了笔账,“洞桥村33名党员,年纪大的住得偏,年纪小的在外边。村委开会学习人来不齐,党员意识有待加强。”

  为了破局,重庆市委网信办为洞桥村开通了智慧党建IPTV“智云”视频会议系统。“去年10月正式运行,不管在家不在家,用手机、电脑、电视都能参会。现在村委开会,每次参会的将近30人。”杨玉超说。

  云端会议消除了物理距离,也拉近了大家的心。市、县、镇、村的党员干部都在一个屏幕中对话,一起为洞桥村的发展出谋划策。村里党员的归属感强了,带动作用也逐步发挥出来。

  1200亩脆李、800亩核桃,这是洞桥村脱贫的长效产业。在村里,党员带着群众干,护理果林、施肥除草。在村外,打工和外出的村民能看到图片、视频甚至直播。在网络平台上,今年种些啥、种多少、收入咋分成,村民讨论得热火朝天。

  这在洞桥村,是从未有过的热闹场面。

  网课引来山外好资源

  洞桥村的扶贫,重庆电信公司也参与。最开始,电信公司巫山当地负责人龚璞很郁闷:基站建起来、光纤全覆盖、贫困户费用能打折、免费提供软件平台……钱投了不少,但村民就是不爱用。

  症结何在?村民给了答案:不实用。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