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抓”撑起了中亚的美食文化
■本报驻比什凯克记者高寒
编者按
吃,是中国人在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假期刚过,你是否还在回味家中的年夜饭,是否留恋家乡的小吃、特产?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国外美食也不差。本期《环球》将介绍来自中亚五国、伊朗以及以色列的美食,带你了解一下这些国家的饮食文化。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古老的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加之丰富多样的自然环境,使得多种不同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共同发展。在各种文明的作用之下,中亚各民族的饮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吉哈两国钟爱手抓面与马肠子
2018年3月,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50多名厨师共同努力,一次烹制而成的1464公斤手抓面,创下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为了烹制这份载入世界纪录的手抓面,厨师们共使用了13口铁锅,仅面粉就用了半吨有余。为了与这1464公斤手抓面搭配,厨师们还使用了长达120米的马肠子。上一个类似的世界纪录,还是哈萨克斯坦于2015年创造的。彼时,哈国的厨师们制作了700余公斤的手抓面,使用了100米长的马肠子。
吉哈两国厨师对创造手抓面和马肠子的世界纪录如此钟爱,可见这种美食在吉、哈两国的地位。在吉尔吉斯斯坦,每与当地人聊到美食,诸如“吃过手抓面吗”,“喜不喜欢吃手抓面”这样的问题,几乎每次都会被问及。
所谓“手抓面”,在吉、哈语言中读作“别什巴尔马克”,实际是炖熟的马肉或羊肉加上汤、面片或面条烹制而成。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宴会上,“别什巴尔马克”是最重要的一道菜肴,通常在宴会的最后奉上,这时一般已是午夜。在哈萨克斯坦,“别什巴尔马克”也是婚礼、节日宴的主打菜。
之所以被称作“手抓面”,是因为吃传统的“别什巴尔马克”并不需要刀叉一类的餐具,而是直接用手抓起来吃。有一种说法认为,“别什巴尔马克”一词的本意“五根手指”,即是指它的吃法。作为游牧民族的传统美食,这种手抓进食方式,能更好地适应在草原放牧时相对简陋的生活条件。马肉或羊肉熬制的汤汁看似油腻,实则却给人们的放牧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热量。
当然,如今很多中亚人早已不再放牧,食用“别什巴尔马克”时也不再手抓,而是改用餐叉。
与“手抓面”搭配的马肠子,也是相当不错的美味。通常挑选膘肥体壮的马宰杀后,取其马肠,洗净,把马的肋条切成条肉,撒上盐、胡椒粉等佐料,灌进3尺多长的马肠内后两头扎紧,风干一个月左右即成。马肠子脂肪丰富,但油而不腻,瘦肥分明,不仅色泽悦目,而且营养价值很高。
乌国招牌美食非“抓饭”莫属
在乌兹别克斯坦,有一种与“别什巴尔马克”相类似的食物,被称作“纳伦”或是“纳仁”。同样也是面条辅以碎肉,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几乎没有任何汤汁。这种美食虽然味道不错,却不是乌国最出名的招牌美食。
要说乌兹别克斯坦的招牌美食,恐怕非“抓饭”莫属。事实上,抓饭并非乌兹别克斯坦独有,中亚其他国家以及我国新疆地区都有烹制。不过,乌兹别克斯坦的抓饭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仅从制作手法上看,就有塔什干抓饭、布哈拉抓饭、安集延抓饭、希瓦抓饭等二三十种。虽然制作食材上没有明显的区别,都是胡萝卜、洋葱、肉、油、盐、水、大米等7种原料,但最终出锅的抓饭,却在味道上各有不同。
有观点认为,波斯语中这7种食材的首字母相连,刚好能构成“抓饭”一词,这或许便是抓饭名称的由来。而这种波斯语词汇在乌国饮食中的存在,也折射出历史上波斯文明对这一地区的影响。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国家电视塔下,有着全中亚最大的抓饭中心。这里并非高档餐厅,却吸引着塔什干市民和世界各地的游客。这里的抓饭虽然名声在外,却并非总能吃到。原来,抓饭中心每天的营业时间有限,每天上午开始营业,至下午不待天黑,所做的抓饭即售罄,随之关门歇业。
除了拥有中亚规模最大的抓饭中心,乌兹别克斯坦还曾经制作过分量最大的抓饭,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017年9月,来自乌国各地50余位厨师,在一口大锅中共同烹制了8吨抓饭,成功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此外,乌国还将抓饭做成罐头销往国外,让更多外国民众得以领略乌国抓饭的魅力。
食肉民族偏爱浓茶与奶制饮品
无论“别什巴尔马克”,还是抓饭,都离不开肉。中亚饮食中,肉的比重非常大。在吉尔吉斯斯坦,有人饿得受不了时,往往会说:“我饿得现在能吃掉一整只羊。”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一方面因为传统的游牧生活条件的限制,一方面则因为本地牛羊肉质地的确鲜美,所以,人们烹制牛羊肉的很多技艺并不繁琐,或煮或炖,往往只辅以简单的香料,味道上较多保留了肉本身的鲜美。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