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记忆深处》:像张纯如们一样执着

2018-12-14 09:26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一般的舞剧作品以美为前提,但这个作品不是。你看完作品,从‘真’上面看到了人性的光辉,那是最大的美。”在零下10摄氏度的北京冬夜,原创舞剧《记忆深处》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开场前一个小时,导演佟睿睿接受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

 

  这位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导,因多部深蕴中国传统美学意境的舞蹈作品,如《扇舞丹青》《绿带当风》《水月洛神》等闻名业界。而佟睿睿的舞剧创作时间表,却是与沉重的历史题材并行的。

  200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年之际,佟睿睿带领“一群基本不到30岁的主创”,觉得应该为中国记忆做一点点事情,创排了人生第一部舞剧《南京1937》,首次以舞剧的艺术形式将“南京大屠杀”的黑暗记忆搬上舞台,引起轰动。

  “这个题材作为我舞剧创作生涯的第一步,反而成了一个深深的烙印。本来我是想复排的,但发现沉淀了这么多年,它已然不是你当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个作品,你能看到更多方面。去年是南京大屠杀的80周年祭,所以我又重新深度思考这个问题。”

  整整一个12年“小轮回”之后,佟睿睿重新创作的舞剧《记忆深处》于2017年破茧而出,在今年“国家公祭日”前夕又搬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观众们太好了,他们每一场都是特别肃穆地走进剧场,似乎有一种神圣感,有一种使命感,在上海、南京的演出都是如此,从入场就是鸦雀无声。”

  令佟睿睿极为感动的瞬间,都闪耀在《记忆深处》的观众身上。《记忆深处》首演时,她看到一个女观众竟然带来了2005年《南京1937》的节目册。“她今天又来了,《记忆深处》开始演出后,她每一场都会追到演出地点。”

  佟睿睿导演的舞剧《记忆深处》,从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探索南京大屠杀惨案的角度切入,以张纯如、拉贝、魏特琳、李秀英、东史郎等真实历史人物的回忆为主题,结合记录性和艺术性,以全新的思路和手法进行创作和呈现,“尝试以这种探索性的方式来找到舞剧另外一种人性之美”。

  张纯如生前探索1937年“南京大屠杀”惨案过程,成为引出那场浩劫亲历者回忆的核心线索。屠杀、见证、忏悔、否认……这些关键词构成相对独立又相互印证的篇章,角度不同但共指同一个真相,既有国际友人还原的历史,幸存者无法忘却的伤痛,也有日本军人的深切忏悔与日本右翼势力的矢口否认。张纯如作为旁观者和书写者,最终把真相带给了全世界。

  “所有舞剧的呈现都是具体化之后再抽象化的过程,抽象化之后,它会有特别多隐喻和暗指,这是舞蹈的魅力。它不是要表达张纯如从小到大的经历,我们是借助张纯如的眼睛来看待南京大屠杀这个事件,展现当中所有人对过往、对人性的拷问。”

  2005年《南京1937》上演时,张纯如的父母弟弟专程来到剧院观看。2017年,一位看过《记忆深处》宣传片的美国友人,携带剧照前往张纯如墓前祭拜。

  去年,《记忆深处》首演前,佟睿睿也有过些许担忧,担心观众不易完全进入《记忆深处》,因为这部舞剧涉及多个人物,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例如称为“中国的辛德勒”、拯救上万人生命、写下《拉贝日记》的拉贝,怀孕期间对日军拼死反抗、身中37刀依然顽强活下来的李秀英等。“从演出现场看,我的担忧是多余的,毕竟跟12年前已经不一样了,当年,还没有公祭日,更不要说世界记忆名录”。

  佟睿睿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编排《记忆深处》的过程中,她很在意的一点是绝对不要煽情,不用技术调动全场情绪,而坚持投注以一种无比克制的感情。“包括血腥、悲愤的东西,我都在寻找一种克制,像张纯如一样,在理智和感性中去拿捏分寸,不要有我的愤怒或悲伤,我必须还是一个旁观者”。

  “每个中国人心里面都有那么一个‘记忆深处’。”佟睿睿希望传递给观众的是深沉和隐忍的感受,希望观众看完后隐隐有触动,眼泪是不知不觉流淌下来的。

  在佟睿睿眼中,那些在黑暗当中散发出人性光芒的人们,是可以照亮我们未来的灯塔。

  “拉贝们是可敬的,魏特琳们是虔诚的,李秀英们是勇敢的,东史郎们是诚实的,张纯如们是执着的,还有那些日本右翼是可憎的。透过30万冤魂的呐喊和刽子手的残暴,每个人都混合出不同的生命质感。”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

澳大利亚脐橙 20个装 新鲜水果 节日礼盒送礼礼品团购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