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2月16日电(柴燕菲 赵晔娇 张煜欢)从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推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20世纪90年代推动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从“八八战略”擎画全面深化改革大旗,到“最多跑一次”改革声动全国;从占中国土地面积1.1%的“资源小省”,到GDP总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南翼。改革开放40年,浙江写下的,是奋进故事,是成长奇迹。“家底”并不丰厚,浙江何以交出一张张亮眼的改革答卷?
浙江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 王刚 摄
从历史眼光审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无疑是该省时时处处改革创新、为中国发展探路的内在动因。以“走在前列”的首创精神实现人的价值释放,以“勇立潮头”的定位将改革进行到底,以“干在实处”的担当有为护航改革发展,这是浙江成就,更成就着今日浙江。
人的解放: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论发展条件,浙江有着“先天劣势”:“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理环境下,浙江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95%以上资源靠外来输入。1978年浙江人均GDP仅33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穷则思变”,让浙江人放手一搏。
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打破“大锅饭”、砸了“铁饭碗”的步鑫生用一把裁缝剪刀剪开了中国乡镇企业改革的帷幕。1975年浙江海盐衬衫厂固定资产仅2万多元。大刀阔斧的改革之下,1984年1月至10月该厂生产衬衫139万件,“步鑫生神话”轰动全国。
浙江浦江开展垃圾分类。 张煜欢 摄
在浙江,大胆思变的“无名氏”不止一个。1978年,初中没毕业的南存辉靠抵押老屋的5万元办起一家小开关厂,如今进阶为年销售额达500亿元的电器王国;1991年,“打工仔”王均瑶开中国民航史私人包机的先河,打破民航业务垄断坚冰……
靠着“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的拼劲,浙江人解脱束缚积累财富。1991年,浙江GDP总量突破1000亿元。
在种种无中生有的神奇转化中,这份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也曾历经质疑与不解。但浙江人不畏艰险向前闯的拼劲从未更弦,更在新时代新经济的浪潮中绽放披荆斩棘的光芒。
辞去教师工作的马云带领着阿里巴巴从“十八罗汉”起步,在质疑声中一路成长为市值千亿美元的国际互联网企业;从“牛肉干大王”到“LHD海洋潮流能发电项目总工程师”,“不务正业”的林东率领团队历时7年扬帆“新能源方舟”……
浙江人带着势不可挡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成为改革的主体和改革成果的受益者。数据显示,浙江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连续17年、33年居全国省区第一。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认为,“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主义本质及有关真理的大讨论,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的解放,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创造价值。在这种渴望突破的精神引领下,浙江人民打开了改变命运的历史窗口。”
坚持改革:与时俱进砥砺创新
40年改革开放,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为浙江发展革新注入了灵魂。而将改革进行到底,则成为浙江由资源小省变身经济大省的重要“方法论”。21世纪以来的十余年,是体现浙江改革胆识、改革精神的代表片段。
本世纪初,要素短缺、环境承载力制约等发展瓶颈,让浙江出现“有先发、无优势”的局面。2003年,浙江省委创新提出“八八战略”,即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胡坚表示,“‘与时俱进’是浙江发展的最大特色,浙江不断突破思想理念的‘天花板’,实现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将发展目标转变到提高经济质量上。“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即在实施“八八战略”过程中被提出。2006年,绍兴市柯桥区建立起以节约集约用地、节能降耗为重点的企业“亩产效益”机制。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