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轮式装甲步战车行驶在结冰的湖面上,驾驶员苗政踩下刹车,看似笨重的战车如舞者般漂移而过,完成一次冰上的“华丽转身”。
图为战前准备现场。中新社记者 吕品 摄
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冷风拍得人额头生疼。在这片位于中国黑龙江某地的训练场上,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的逾百名教员、士官助教即将完成中国军队院校首次在极寒地区的装甲装备作战运用训练。
凌晨5点半,雪原上的冬阳还未升起,王强就“叫醒”96式主战坦克的发动机。为迎接当天的要素合成训练,这位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教练勤务营的坦克分队长,不得不提前数小时为装甲装备“热身”。寒冷取代蓝方部队,成为此次训练中官兵们面对的头号劲敌。
“极寒地区对装备的影响是很大的。”与坦克打了15年交道,王强说,在如此寒冷的条件下,为装备加温成了动用装甲装备前必不可少的环节。低温对参训人员也是一种考验,“在寒区训练时,身体不灵活”。
图为战前准备现场。中新社记者 吕品 摄
“各编组注意,训练开始!”临近午时,现地指挥所一声令下,拉开了要素合成训练的大幕。侦察装甲车一马当先,于隐蔽处披上伪装网,对“敌方”前沿阵地及作战地区进行侦察。四辆蓝方装甲车正隐藏在远处的树林、山丘后。雪原的另一端,烟雾与扬尘在空中混合,装甲车队开始前进。
“3号方位物南侧发现敌导弹发射车,歼灭!”中新社记者在训练场上看到,伴随战斗队队长下达的攻击命令,一辆行进的坦克突然向右转动炮塔,将炮管对准远处的目标……
铁甲车队向前推进,红方装甲装备夺占阵地后,依托有利地形展开防御态势,准备抗击“敌方”的反冲击。冲锋路上,一辆遭受“敌方”炮火袭击的坦克无法行动。装甲抢救车迅速靠前,使用钢缆将“战损”坦克牵引至后方安全位置进行抢修。
图为战车开进训练场。中新社记者 吕品 摄
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教授洪作鑫表示,此次寒区训练注重各专业间的协同配合,在先期进行驾驶、射击、通信等专业分训与协同训练的基础上,最后的要素合成训练以装甲作战为牵引进行综合演练,更加贴近实战。
这次极寒地区装甲装备作战运用训练为期约两周,共分为兵力投送、战前准备、战斗实施、战斗转换等4个课目,具体演练十余项内容。冰渡场驾驶演练可谓个中亮点,这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次冰上漂移。
图为寒区训练场演练现场。中新社记者 吕品 摄
“‘冰上漂移’不是我们的标准动作,而是在冰渡场上出现的车辆失控状态。”该院士官学校车辆运用系轮式装甲车教研室主任苗政解释说,这一动作的用意在于演示如何控制车辆状态,保持在冰面上正常行进。为防止装甲车辆在冰上打滑、甩尾,驾驶员要格外注意对油门、制动、挡位的控制。
在该院士官学校校长彭智看来,此番赴极寒地区的训练是一次提升驾驶技术的良机。“极寒地区对装备、人员也是进一步的考验,提高我们在极寒地区的作战能力和训练效果。”
这一看法与洪作鑫的观点相近。这位装甲装备指挥信息系统方面的专家表示,装甲车辆在寒区训练时会面临许多不利因素,有助于及时发现需要进行的适应性调整。“如果能在寒区把装备的技战术性能发挥好,我们就能在平时发挥得更好。”
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已有60多年的历史。2017年,学院以原装甲兵工程学院、原装甲兵学院、原装甲兵技术学院为基础重建,是培养中国装甲部队指技俱精主战人才的摇篮。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