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开启石峁沉睡四千多年的秘密

2019-01-18 07:04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开启石峁沉睡四千多年的秘密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石峁遗址2018年考古工作重大发现,在核心区域皇城台的“大台基”南护墙区域发现30余件精美的石雕。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的黄河西岸,毛乌素沙漠南缘,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并相对独立的石构城址组成。人们把这座兴盛年代不晚于公元前2300年、规模大于良渚与陶寺、面积约400万平方米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的城址称之为“石头上的王国”。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大量卜骨、骨针、壁画、玉器、口弦琴等文物。

  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石峁,这座孤寂的石头城,在蒙陕近邻处的黄河西岸,沉睡了4000年后,正在逐步被唤醒。但这也只是揭开了其冰山一角,关于这个石头上的王国,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石峁人为什么要把玉藏在墙里?

  在石峁遗址正式发掘之前,当地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说石峁的玉器是夹在墙砖里的。但很多人都不相信,因为石峁出土的玉器,最薄的只有一两毫米,这么薄的玉夹在墙里,不会被压碎吗?

  但事实上,据考古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在外瓮城的墙体里,就发掘出一件玉铲,那件玉铲是平行插在石头缝中间,石头缝和石头缝中间有草拌泥,也就是说,这件玉器,是有意地在外瓮墙的修建过程当中,压在墙体里面的。

  “让我们意外的是,石峁遗址出土的玉器大多是在石墙的墙体中发现的,我们把这称作藏玉于石或藏玉于墙。玉在华夏文明中是身份尊贵的象征,这体现出4000年前的石峁先民对他们的城墙非常看重。”石峁遗址考古工作队队长邵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对此,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石峁遗址领队孙周勇解释,古代文献里不断提到玉门瑶台,立阶下台做玉门,据此不妨推测,城门修建中用了玉,就可以理解为是玉门。再就是一种隐示,玉器在古代可以通神、辟邪、驱鬼,这应该是古人的信仰,埋玉意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邵晶表示,考古过程中在墙体内发现了很多玉器,包括牙璋、玉环、玉钺等,也证明是石峁先民在修建城墙的过程中放进去的。“但也不能就此说石峁遗址的玉器都在墙里。”石峁遗址发掘前,流散在国内外的玉器有4000多件,这么多玉器不可能只是石墙一处埋藏,更多还是应该在墓葬或者其他地方,只不过很多墓葬之前都被盗了。

  除此之外,石峁遗址玉器的加工工艺也远超现代人想象。据专家说,石峁玉器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有很多改造过的玉器,比如一个玉琮,或许是掉了一个角,古人就用工具把它重新切割,加工成若干个小玉琮,这种工艺即使现在仍然有很大难度,而4000年前的石峁人究竟用了什么方法来精密切割玉器,仍然是未解之谜。

  四千多年前陕西地区有鸵鸟和鳄鱼?

  众所周知,鸵鸟生活在非洲,鳄鱼生活在长江流域以南。但在石峁遗址的一个古墓中,考古队员发现了20多片鸵鸟蛋壳和鳄鱼骨。有专家据此推测,在4000多年前的陕西地区,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很可能曾经存在过鸵鸟和鳄鱼。

  在《山海经》中,记载了四川成都平原曾经存在犀牛和大象,这与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也不谋而合。难道几千年来,我国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真的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剧变吗?

  对此,邵晶表示,在8年的石峁遗址考古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鸵鸟蛋壳,具体有没有鸵鸟骨头,还在鉴别中。因此,鸵鸟是否在当地生活过,也很难说。但我们知道,鸵鸟的原生地除了北非,还有西亚一代。上世纪20年代,西北科学考察团在甘肃一带曾见到过野生鸵鸟。“如果100多年前鸵鸟曾经在我国西北生活过,那就不排除其4000多年前也在那儿生活过。但具体还需要进一步发掘,有确切的证据来证明。”邵晶说。

  至于鳄鱼,邵晶介绍,2012年考古工作人员在清理2座方形地穴式房址和5座墓葬时,首次发现了一块鳄鱼骨板。这块鳄鱼骨板呈方片状,约2厘米见方,背面略内凹,正面有许多点状小孔,内侧凸起一条脊楞,专家推测极有可能是扬子鳄。很多人据此判断那个时代的黄土高原,气候湿润适宜扬子鳄生长。

  但孙周勇说,这块鳄鱼骨板是包括陕晋中北部、内蒙古中南部在内的河套地区的首次发现,他推断这条鳄鱼未必生长于此,极有可能来自遥远的南方。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

澳大利亚脐橙 20个装 新鲜水果 节日礼盒送礼礼品团购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