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最高法:司法救助金去年发10.75亿

2019-02-27 04:21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新闻发布会
  司法救助金去年发10.75亿

  本报讯(记者 孟亚旭)2月26日,最高法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办理程序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程序规定》、《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文书样式(试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救助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

  《程序规定》明确,法院的国家司法救助案件由正在处理原审判、执行案件或者涉诉信访问题(以下简称原案件)的法院负责立案办理,必要时也可以由上下级法院联动救助。

  法院在处理原案件过程中经审查认为相关人员基本符合救助条件的,告知其提出救助申请,并按照申请须知和申请登记表的指引进行立案准备工作。

 

  因同一原案件而符合救助条件的多个直接受害人申请救助的,应当分别提出申请,法院分别立案救助。有特殊情况的,也可以作一案救助。因直接受害人死亡而符合救助条件的多个近亲属申请救助的,应当共同提出申请,法院应当作一案救助。有特殊情况的,也可以分别立案救助。

  对于无正当理由未共同提出申请的近亲属,人民法院一般不再立案救助,可以告知其向其他近亲属申请合理分配救助金。

  《程序规定》提到,合议庭审查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可以通过当面询问、组织听证、入户调查、邻里访问、群众评议、信函索证、信息核查等方式查明救助申请人的生活困难情况。

  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救助的案件,救助金以原案件管辖法院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准确定。其他各级法院决定救助的案件,救助金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准确定。法院作出救助决定时,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尚未公布的,以已经公布的最近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准。

  救助申请人有初步证据证明其生活困难特别急迫的,原案件承办部门可以提出先行救助的建议,并直接送司法救助委员会办公室做快捷审批。先行救助的金额一般不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必要时可放宽至六倍。先行救助后,法院应当补充立案和审查。经审查认为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当决定补足救助金;经审查认为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当决定不予救助,追回已发放的救助金。

  《程序规定》自今年2月1日起施行。

  最高法赔偿办主任刘竹梅在发布会上还透露,全国各级法院共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4.62万件,救助涉案困难群众5.75万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0.75亿元。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