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31天艰苦考验,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返回中国,于3月12日停靠上海基地码头。百余天来,考察队分别在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罗斯海新站进行综合考察,取得重要成果。
中国南极考察研究始于1984年,至今35年已完成35次南极科考。从1985年至今,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有17人24人次参加南极科考,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南极科考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近日,该所科考队员相聚一起,畅谈中国南极科考之变。
南极科考早期,科考人员运输物资 刘成恕 摄
从人力搬运到机械时代
现年67岁的吕纯操于1985年11月出征南极,是该所最早赴南极科考的队员。
吕纯操介绍,那时中国南极科考处于探索起步阶段,机械设备有限,大部分工作需要人力完成。做木工、背水泥、搞室内装配、搬重型货物……除科考任务外,队员还担负着码头工人、搬运工、建筑工等多重角色。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及南极科考事业的推进,中国南极站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有了很大改善,站区运行保障实力不断提升。
第35次南极科考,雪橇车运输设备 程学武 摄
刚从南极返回的第35次科考队员、39岁的桑鹏介绍,挖掘机、铲车、吊车等大型工程设备已登上南极,搬运大部分实现机械化;交通工具由“肉包铁”的雪地摩托车变成“铁包肉”的越野车。
此次南极科考期间,中国首次在南极安装高空激光雷达,填补了极隙区中高层大气风温同时探测的空白,中科院武汉物数所正高级工程师程学武参与了激光雷达的研制、安装和调试。
程学武介绍,激光雷达目前已进入观测运行阶段,其设备搬运经历了汽车运输、集装箱吊运、雪龙船海运、雪橇车海冰运输、陆上吊装等,几乎全是机械化操作。
第35次南极科考,机械吊运激光雷达方舱 程学武 摄
生活条件日臻改善
南极极寒,寸草不生,队员生活面临诸多挑战。
一年到头难得吃上蔬菜,靠服用维生素胶囊调节身体;胶卷相机拍照时慎之又慎,因为按一次快门少一张;睡集装箱,垫几床床垫保暖;没有网络,休闲靠打牌、玩游戏机、看录像带……回忆起1992年10月至1994年1月的科考生活,现年53岁的刘成恕依然觉得历历在目。
刘成恕表示,漫长的极昼极夜中,最大的挑战是孤独。当时与外界通讯主要依靠卫星电话,卫星电话一分钟5美元,每人每天的补助也只有5美元,昂贵的话费让他们只有在遇到特殊事时才舍得与家人通个电话。
第35次南极科考,激光雷达信号检测部分安装调试现场 程学武 摄
刘成恕讲起一个趣事,他当时有个队友与女朋友正处热恋期,队友经常用卫星电话与女友联系,结果科考结束后,队友因为话费太多,不仅没领到补助,还倒贴了钱。
刘成恕的这些经历,在桑鹏这里变成历史。
桑鹏介绍,现在科考队员住的是三层楼房,有恒温地暖,在里面穿短袖都不会觉得冷;宿舍24小时供应热水,饮水有全自动净水设备;篮球、排球、羽毛球、射箭、健身,娱乐方式也更加多样。
随着通讯基站建立,科考人员不仅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数据,还能与家人打电话、视频聊天。得益于先进的温室栽培技术,队员现在在南极可以吃上新鲜蔬菜。(完)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