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奶爸“爆改”孩子涂鸦办画展
从一页废弃日历开始改孩子们涂鸦 成品不改变涂鸦原貌 现场收集上百张涂鸦草稿
近日,福州“80后”奶爸江涛自费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画展,作为送给女儿5周岁生日的礼物。此画展所展出的70幅画作是江涛“爆改”其女儿及其他孩子的涂鸦后,二次创作所得的精美插画,成品可见孩子们涂鸦的原貌,充满了童真。现在,江涛的女儿已经过了乱涂乱画的年纪,但“爆改”孩子的涂鸦已成为江涛的固定创作项目,也不断有朋友及网友给他送来孩子的涂鸦草稿。
从一页废弃日历到一场画展
江涛是福州的一名“80后”奶爸。两三年前,他全职在家带女儿时发现,当他在家画画时,2岁的女儿彤彤总喜欢凑过来,还会模仿他拿起笔涂画,那段时间,家里的墙壁、沙发都成了她的涂画板。
江涛还记得,给女儿第一次拿纸笔涂鸦是2016年1月13日。“就当是让她玩,最开始我撕下一张废弃的日历给她,她乱写乱画后就一扔了之跑去玩玩具了,我捡起那张日历正打算扔掉时,无意中发现其中似乎有个图案。”江涛拿起画笔,将女儿涂鸦中的图案用绿色填满,再加上一条小舌头,一条小青蛇便跃然纸上,而当时,彤彤还不认识那条小青蛇。
从此,江涛走上了拿孩子们的随手涂鸦改插画的创作道路。“有时,我会把二次创作后的成品发到朋友圈,一些朋友看了觉得有趣,也会把他们孩子的涂鸦交给我改。开了个人微信公众号后,我会通过公众号展出一些成品,也有网友通过后台把孩子的涂鸦草稿拍给我。”
两年多来,江涛积累了数百张画作。在与朋友闲聊时,有人建议将这些画向公众展出,江涛想到12月2日是女儿的5周岁生日,便想自掏腰包办一个画展,作为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
经过半个月的筹备,江涛找到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免费场地,从其画作中挑选了70幅展出,精美插画旁夹着来自孩子的涂鸦草稿,成品中仍可见孩子们涂鸦的痕迹。此画展从12月1日起,将免费开放至12月16日。
插画成品不改变涂鸦原貌
彤彤对于父亲的这个特殊的礼物似乎很满意。12月5日上午,江涛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此画展被命名为“童真之眼”,主题是“爸爸的礼物”,是免费开放的,这几天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去参观,“在画展上,彤彤很开心,她见到人就会说哪些画是她参与涂鸦的,这次画展对我而言也是一次锻炼。”
“经常有家长跟我说‘不知道孩子在画什么,只有你能看出来’,希望通过这次画展,让更多家长进入孩子笔下那个奇妙的世界,看懂孩子的涂鸦。”江涛说,所有的家长自己也曾经是孩子,孩子的涂鸦中有孩子的奇思妙想,不能用大人的思维去理解,要用孩子的眼光看。
在画展上,江涛给前来参观的家长们讲解,如何识别孩子们的涂鸦,并现场演示把孩子们的涂鸦改成精美插画,但又不改变孩子涂鸦的原貌。纸上扭扭曲曲的线条,很快就变成了一只背着彩色外壳的蜗牛。
在12月1日和2日两天的展览上,江涛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又收集了上百张涂鸦草稿,并让孩子们指定不同区域填涂色彩。“有些家长认为我的色彩搭配比较好看,最近我用孩子们指定的色彩完成二次创作,效果也不错,小朋友的世界就是五彩斑斓的。”
当然,江涛也并非总能一眼看懂孩子们的涂鸦,把抽象、杂乱的线条变成精美的插画不是件容易事。他说,不同孩子的涂鸦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喜欢画圈,有的喜欢线条。有时,他一下子就能识别出涂鸦中的图案,比如某个水系生物,花上半小时修改、填色就能呈现插画,但有时改一幅涂鸦却要很久。“一开始没认出来,什么感觉都没有,隔几天、几周后再拿出来看看,又有新的感觉。”江涛说,他前期对于孩子的涂鸦修改得比较简单,有时只是填上色块,风格也不统一,后来慢慢形成固定的水彩画风格,前期的一些画作也会拿出来重新再改。
“每个孩子都是我的老师”
北青报记者发现,江涛二次创作后的插画都很“梦幻”,画中的形象多数是现实世界不存在的,有的看起来像动物,但又叫不出名字,有的看起来像人,但又有动物的影子。江涛说,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画画是出于兴趣,没有经过科班训练,画现实存在的东西比如车、马,怕画得不好,喜欢画自己想象的、神奇的东西。
除了自己的想象,插画中也承载着孩子们的想象。江涛对于女儿的涂鸦草稿格外珍视,他说,孩子只有两三岁的时候能随心涂鸦,“我从没有刻意教她画什么,那时她涂鸦的都很抽象,天马行空,再长大点上了幼儿园,老师开始教画画了,那以后她的涂鸦就比较具象了。”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