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浙江推户籍生入学预警机制 指引家长理性买房

2018-12-14 08:11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热门学区招生爆表,买了学区房孩子却被调剂?今后家长购房迁户有了权威指导——

  浙江推户籍生入学预警机制

  热门学区招生爆表,买了学区房孩子却被调剂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引导家长理性购房迁户,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户籍生入学信息发布和预警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对学区适龄户籍生人数达到招生规模人数90%及以上比例的学校,发布黄色预警;达到招生规模人数100%及以上比例的学校,发布红色预警。

  《意见》称,各地可在户籍办理窗口、房产交易窗口、幼儿园等地通过多种形式公布预警信息,进行温馨提示,广而告之,让广大家长提前了解相关政策信息。

 

  “一表生”爆棚现象普遍

  近年来,浙江尤其是杭州的热门小学“一表生”(学生与父母同户、同住,常住户口在本学区内)爆棚现象时有发生。很多家长花大价钱购买了学区房,到了小学新生报名时才发现,原来自家孩子的入户年限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只能被调剂。

  也就是说,拥有学区房并不代表孩子可以准确进入小学学习,也很有可能出现被调剂的情况。杭州一家长表示,在孩子4个月时就买好了学区房,迁好了户口,即使这样也担心因为买的学区房面积小而在入学时被列入录取最后一个梯队。

  “一表生”爆棚学校只增不减,原因在于一年级新生入学人数呈现上升趋势。从2011年开始,杭州小学迎来入学高峰。2011年以前,一年级新生人数一直维持在2.3万人左右,2017年则达到4.6万人。“一表生”爆棚今年照旧,但学校却无法再大规模扩班,多校都有“一表生”被调剂现象。

  今年市区公办小学报名人数又有大幅增长。经过前期的排摸,文一街小学、学军小学等学校明后年即将入读的户籍生都严重超过学校的计划招生数。

  拱墅区的卖鱼桥小学文澜校区今年发出了640封录取通知书,但学校里仅能容纳下12个班480人,剩余160人将在大关实验中学郭家厍校区就读。

  卖鱼桥小学校长王怡芳讲道:“今年人数又一次爆棚。霞湾校区去年招了300多人,今年增加到435人;文澜校区更不用说,去年招了600人左右,已经想尽办法扩招了,结果,今年的人数还是更多,最后招了640人。”

  机制预警理性择校

  据了解,《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应准确采集近1~3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各公办学校学区内户籍生入学情况的历史数据,全面分析掌握各学区户籍生消长情况和热点学区户籍生入学情况走势。各地教育部门要对户籍生入学信息进行历史趋势分析和动态情况分析,及时研判,设定两道警戒线。一般情况下,招生当年对采集的学区适龄户籍生人数达到招生规模人数90%及以上比例的学校,界定为突破第一道警戒线,应发布户籍生入学的黄色预警;达到招生规模人数100%及以上比例的学校,界定为突破第二道警戒线,应发布户籍生入学的红色预警。

  各地可在户籍办理窗口、房产交易窗口、幼儿园等地通过多种形式公布预警信息,进行温馨提示,广而告之,引导群众理性购房迁户,让广大家长提前了解相关政策信息。

  户籍生的入学历史信息发布内容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并在当地教育官网等平台上主动公开、长期公布,方便群众查阅。每年的预警信息应在当地教育官网和主流媒体上及时发布,必要时可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扩大宣传。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发布预警信息时应明确说明,户籍生入学预警信息仅供家长相关群体参考,不是购买学区房和迁移户口的依据。

  均衡发展是治本之道

  沈先生的孩子还有一年就要上小学,也早早购买了学区房。在他看来,“一表生”爆棚现象每年都在逐步加深,学区房价格也越来越高,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不平衡。

  “仅仅发布预警是治标不治本的,还是希望政府可以进一步采取行动,将具体分配条件、步骤公开透明化,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事实上,浙江省各地近年来一直在这方面进行探索。2014年,杭州市就出台了《杭州市区民办初中招生工作办法》和《杭州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工作暂行办法》。文件明确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拆迁过渡家庭、集体户口、公租房住户等特殊人群子女就近入学;不断增强招生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公开学校招生的计划、招生范围(学区)、报名办法、需携带材料、招生录取办法以及招生录取结果“六公开”制度。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