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业绩创新高改革和市场效应同现
一家之言
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央企利润呈现两位数增长实属不易,说明改革的“回报效应”正在显现,企业的内在活力正在激发。
2019年1月17日,国新办就2018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发布会上表示,2018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万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同比增长16.7%;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归母净利润6100.1亿元,同比增长17.6%。
很显然,这是一份堪称满意的成绩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央企能够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不仅证明了央企具有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更证明了央企具有稳定经济增长、稳定市场情绪、稳定投资者心理的作用和能力。
改革无疑是2018年央企取得靓丽业绩的最主要原因。如果没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产能过剩等方面的矛盾依然突出,央企的效益就很难提升。尤其是“去杠杆”,更是央企利润水平提高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5.7%,较年初下降0.6个百分点。负债减少,对于央企降低财务成本、减少财务费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央企改革已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深入推进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处置僵尸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改革的“回报效应”正在显现,企业的内在活力正在激发。所以,改革是央企效益创新高、发展更稳定、作用更明显的最根本原因,也是下一步央企继续发展的基础。
央企经营的好转和效益的提升,特别是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对于市场的影响也是正面的、积极的,能够产生良好的溢出效应。目前至少能够产生三方面的效应:首先,央企自身改革的溢出效应。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国家电投等11家准备打造改革升级版企业的名单。这些企业重点是从打造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在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和布局结构的优化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角度入手,组建更加规范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将按照产业发展的需要,投资入股一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包括上市公司。那么,有可能被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眷顾的企业,有望成为投资的热点。
与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不同,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也会随着央企改革的深入推进,步子越迈越快,力度越来越大,纳入混改试点的企业也会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例如,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资本市场上与中铁相关的公司都产生一定影响。不仅如此,受央企混改力度加大的影响,地方国企也会掀起一轮国企混改热潮,而且会比央企放得更开、走得更快,东北的国企混改就值得重点关注。
与此同时,在2018年度,央企还按照中央的要求,完成了18家央企、750亿元的股权划转工作,充裕了社保基金。虽然是股权划转,但对增加社保基金的投资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然也能对资本市场产生积极的影响。
可以想象,央企效益的提升、业绩的改善,对投资力度的增强,也是作用非常大的。今后,类似于结构调整基金、融资担保基金、战略投资基金等能够对其他所有制企业产生积极影响、能够帮助其他所有制企业克服困难、能够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等的基金也会增多,对市场的影响会更加积极,对市场的正面效应也越来越大。
当然,央企利润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市场竞争力度减弱等因素,并给下游中小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上升压力。如何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分配资源,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也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否则,单纯依靠“涨价”因素来提升盈利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是很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所以,在新的一年里,如何从改革入手,让更多民营资本进入垄断领域,对于提升央企的核心竞争力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也更加有利于发挥央企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主导作用。
□谭浩俊(财经评论人)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