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高校软件教育掣肘产业腾飞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一方面,随着软件产业蓬勃发展,高精尖人才的匮乏成了企业普遍面临的痛点;另一方面,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业都成了难题,哪儿有机会去参与创新创业呢?”说起大学生学习状况与理想目标的关系,在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任教的马瑞新有些无奈。
现在情况得到了改善。在马瑞新看来,这一转变得益于华为软件开发云平台的加入。2016年,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首次将华为软件开发云应用在教学中,并数次邀请软件工程师来到课堂,为同学们讲授最新的业界理念。
“最早让学生在开发云上做作业,这样进行错误统计就方便多了,也有利于我们进行针对性讲解。”马瑞新介绍说,2004年大连理工大学第一届软件工程系开始教学时面临着不少难题,“按照工科院校的传统方法进行软件教学还是比较难的。一堂上机实践课大概有200名同学,有时候老师光给大家解决bug都忙不过来。”
马瑞新坦言,过去国内高校的软件教育水平“几乎比行业落后了10年”,“学生们学不到企业要求的内容。孩子们在学校只懂得考试,不会去想C++虚函数具体的应用场景。”曾经有业内人士在招聘论坛上吐槽:“同学们有理论基础,也掌握了一堆代码,但就是不会变成项目。”据记者了解,在软件行业,不少企业需要对新入职的大学生进行长达半年的培训。
于是,随着软件加速向各行业渗透,矛盾逐渐显现。一面是“学了但不会用”的教学难题,一面是软件人才需求爆发式增长。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工资统计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全国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软件人才愈发吃香。
以引进华为软件开发云平台为契机,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首先,将课堂教学压缩,让学生迅速打牢基础;其次,加强实践教学,从大一“小学期”开始,每个本科学生至少要完成累积4个月的实践课程;最后,将软件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开门教学”。
马瑞新将这一模式比喻为“新时代软件教学的三驾马车”,“学校如果不知道企业的需求,肯定没办法教好学生。”在每年6月开始的“小学期”中,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的同学们只需要在1个半月内弄懂一门课。上午进行理论学习,下午在华为软件开发云平台练习Java设计,并且“采用项目式教学理念,完全按照企业标准流程操作”。与十年前“拿word软件画图”相比,这无疑是软件教学的巨大进步,学生们也更容易学到真实的本领。
软件专业的同学们自然收获满满。据介绍,现在大连理工大学每年使用华为软件开发云平台的学生达到600人,就业率高达96%。
马瑞新观察发现,同学们一旦明确了今后的工作需求,学习起来就更有兴趣、更有动力,在职业生涯规划上也更有计划性。“改革后学生上课明显更加认真,没有人在课堂上玩手机了。”
无独有偶,在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另外一种“项目式”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在自己开设的《互联网软件开发技术与实践》课程中,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教师张齐勋将考核方式改成了“软件项目开发验收制”。
在这门48学时的课程中,学生们不再正襟危坐地听课,而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华为软件开发平台开发供北大校园使用的软件项目,并实现迭代开发和云上部署。
这场特殊的“角色扮演”开始后,在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里常见的一个情形就是:食堂里、公寓楼道内,还有华为云专家参与解答的课堂里,一个个“准产品经理”和“准软件工程师”或积极发问,或认真倾听,一步步地体验互联网软件产品开发所涉及的基本流程。为了开发出理想的软件,有不少小组还每天自发开上10分钟的“办公会”。
最终,由学生们自行开发的“食堂菜品投票系统”“后勤报修系统”等应用成功上线。在那学期的课程反馈评价中,这门课也得到了98.99的高分。“其实之前讲这门课程的时候,我也会向同学们介绍软件开发项目的流程管理、配置管理,但总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一站式平台。”张齐勋说,2017年自己接触到了华为软开云,立刻下定决心“要在课堂上做一个改革,让学生在华为软开云平台上做实践”。
为了使课堂实践按照企业真实开发流程进行,让同学们积极讨论需求、分工协作,张齐勋不得不将之前所有的课程全部推翻重来。“课堂上我还是会给学生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他告诉记者,自己的这次尝试一方面是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告诉学生,你现在学习的课程以后能干什么”;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型软件人才。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