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国家药监局发话后京东苏宁齐下架 药妆整治将覆盖国产进口

2019-01-16 20:13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国家药监局发话,京东苏宁齐下架 药妆整治将覆盖国产进口

  本报记者 赵鹏

  不少人在遇到红血丝、皮肤敏感问题后,都会寻求药妆来拯救自己的脸。然而京东、苏宁昨日却不约而同地开始下架同一类商品——药妆化妆品。这源于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的一则监管指引:化妆品宣称药妆概念的,均属违法行为。这意味着,号称在华规模已超过600亿元的药妆市场,将迎来产销模式的大调整。

  600亿元国内市场大整顿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至2023年中国药妆行业品牌竞争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上世纪90年代,全球药妆市场年销售额只有区区几亿美元,2017年已达到417亿美元。其2010年至2017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达11%,大大超过全球医药市场的实际年增长率。

  报告还显示,近年来中国消费品市场增速下降到了个位数,药妆市场却保持了两位数高增长,规模从2010年的110亿元增至2017年的625亿元。2010年至2017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16%。

  然而到底什么是药妆?商家语焉不详,消费者也雾里看花。

  国家药监局近日明确,我国化妆品法规中并没有“药妆品”概念,世界大多数国家在法规层面均不存在“药妆品”概念。避免化妆品和药品概念的混淆,也是世界各国(地区)化妆品监管部门的普遍共识。

  国家药监局强调,我国规定化妆品标签、小包装或说明书不得注有适应症,不得宣传疗效,不得使用医疗术语,广告宣传不得宣传医疗作用。以化妆品名义注册或备案的产品,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等“药妆品”概念的,都属于违法行为。

  简单来说,药就是药,化妆品就是化妆品,厂商不可以再混淆概念,打擦边球营销了。

  下架源于药妆副作用频发

  “我们关注到药监局关于‘药妆品’概念的明确说明,并已在第一时间做出调整,陆续下架相关商品。”昨日,本报记者收到了京东方面发来的一份声明。

  紧随其后,苏宁易购也向本报记者发来声明,“苏宁在了解到药监局关于‘药妆品’概念的阐释后,立即采取相关措施,陆续下架相关涉事产品。”苏宁相关负责人强调,其下架的“药妆品”同时包括来自于国内与国外的相关产品。目前,在这两大电商平台上搜索“药妆”关键词,已经不显示任何商品。苏宁易购页面上还提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无法显示相关的商品。不过,在淘宝平台大量“药妆品”还在正常销售。

  记者了解到,“药妆品”虽然常宣传功效惊人,但副作用同样惊人,会对使用者的皮肤造成一定伤害。业内专家介绍,药物是把“双刃剑”,不可避免地存在副作用。“药妆品”由于含有某些药用成分,绝不能忽视其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例如含维甲酸的化妆品能去角质,但用量过大会使皮肤出现灼热、脱屑等症状。而宣称能治疗黑色素过多的“药妆品”,常含有4—异丙基儿茶酚,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并有杀伤作用,反而会加速皮肤老化。

  由于我国并没有“药妆品”的行业标准,与之相对应的三无伪劣产品也难以避免。

  药妆概念或被企业弃用

  电商平台下架“药妆品”只是个开始。记者从北京市相关部门了解到,本市将对“药妆品”问题开展检查与治理。“消费者发现涉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化妆品生产、经营行为,可以拨打食品药品热线12331投诉举报。”食药监部门一位负责人说。

  “国内‘药妆品’的治理其实相对简单一点,多数企业估计会弃用药妆概念,更复杂的其实是海外进口的‘药妆品’问题。”亦庄保税物流中心的黄经理告诉本报记者。

  他解释,代购、海淘等都是走跨境电商的渠道。然而在跨境商品正面清单中,只有药品、保健品与化妆品名录,压根就没有“药妆品”这一品类,过去的“药妆品”大都是打擦边球,通过化妆品渠道进入国内。“很多进口‘药妆品’连中文说明都没有,确实亟待加强管理。”黄经理说。至于国内外企业间的大宗贸易,今后中国企业很可能会要求外方商家去掉商品中关于药妆的字样和说明,将其按照纯粹的化妆品进行销售。

  丰台工商局广告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相关规定,无论是什么化妆品,都不能虚假宣传,更不能在广告用语中涉及疾病治疗用语。对于“药妆品”相关问题,工商部门也会相应加强监管。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

澳大利亚脐橙 20个装 新鲜水果 节日礼盒送礼礼品团购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