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戴着耳机听音乐、看视频是不少年轻人的习惯。在马路上、地铁里,经常能看到年轻人戴着耳机。然而,长时间以及在嘈杂的环境中使用耳机,会给听力带来不小的损伤。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0.2%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使用耳机时音量过大,49.1%的受访者有长时间使用耳机的习惯。保护听力,74.9%的受访者建议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
受访者中,00后占2.2%,90后占30.1%,80后占50.2%,70后占12.1%,60后占4.7%。
过半受访者使用耳机时音量过大
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张佳(化名)初中时有了一部mp4,此后,她就养成了戴着耳机听音乐的习惯。“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睡觉都不摘耳机。只要有空就会拿出耳机戴在耳朵上,看个视频、打个游戏。”张佳坦言,她的确有一些不好的用耳习惯,心情烦躁时还会把耳机音量调到很大。
调查显示,50.2%的受访者使用耳机时音量过大,49.1%的受访者有长时间使用耳机的习惯,33.5%的受访者会戴着耳机入睡,28.8%的受访者会在嘈杂的环境中依然用耳机。
北京高校硕士生陈伟(化名)上初中时就有了手机,有时为了在晚上看视频,不让父母发现,就会戴着耳机,后来就经常戴耳机看视频。“初中时,我有时戴着耳机看视频,看着看着睡着了,第二天被爸妈发现都会说我,告诉我一直这样的话,出了问题后悔也来不及。”陈伟说,幸亏父母在用耳习惯方面一直监督他,他才改掉了戴着耳机入睡的毛病。
在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做用户运营的高倩(化名)回忆,她从高中开始有了用耳机的习惯,因为住在宿舍,平时听歌都会戴耳机。
调查显示,41.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初中及以前就有了戴耳机听音乐、看视频的习惯,29.3%的受访者在高中养成了这样的习惯,28.5%的受访者是在大学或大学毕业后。
“以前用耳机时间比较长,一戴就是一天。”张佳说,现在她逐渐意识到戴着耳机入睡的危害,不会戴着耳机睡觉了,平均每天用耳机的时间为3~4个小时。
“每天坐公交或地铁时都要戴着耳机听歌,工作的时候基本也会戴耳机,有时候觉得不听歌就没办法集中注意力。”高倩对记者说,她每天使用耳机的时间大概在10个小时左右。
调查显示,56.8%的受访者每天用耳机的时间在1个小时以下,33.3%的受访者为1~2个小时,8.0%的受访者为2~3小时,1.9%的受访者为3个小时以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韩日介绍,造成听力损伤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大量使用耳机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噪声性听力损失,又称噪声性耳聋。这是由于长期的声音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听力损伤,损伤部位主要在内耳。
“我们知道日常听到的声音有高、中、低音之分,而噪声性听力损失带来的常常是识别高音能力的减退。这可能和声刺激导致耳蜗底部损伤有关。在耳蜗的底部,识别高频声音的细胞较集中,而蜗底又是最先接受到声音能量刺激的,因此大量的声刺激会损伤蜗底听觉细胞,而导致患者高频听力缓慢衰退。简单地说,如果一个正常人由于长期受到高强度声音刺激导致听力下降,往往会先表现为尖锐的高音听不见了,有些还伴有高音的耳鸣。”韩日医生说。
74.9%受访者建议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
“总感觉戴耳机可以拒绝听外面的声音,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能放松一下自己。”张佳觉得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太依赖耳机了,“另外现在人生活环境太嘈杂,感觉已经好久没有平静过了,耳朵里不是耳机传来的声音就是噪声”。
“很多年轻人觉得,长时间使用耳机,并没有在短时间出现什么严重后果,这是因为噪声性听力损伤是个缓慢的过程,虽然缓慢,但这种损伤的确存在。”韩日介绍说,“把豚鼠暴露在长时间连续的噪声场下,可以观察到豚鼠内耳毛细胞受到损伤。有研究显示,长期接受声刺激的人群到了老年,出现老年性耳聋的概率会增加。这就证明了过量的声音可以导致内耳听觉细胞的损伤、加速听觉细胞老化”。
在韩日医生看来,耳机引起听力损失,是人们享受科技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遭遇到的新问题。“耳机相当于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随时随地的声刺激。特别是当存在公共场所的背景噪音时,配戴耳机者为了保证听清耳机播放的内容,会不自觉地把音量调大,此时虽然你觉得耳机内的声音刚刚听得清,但这是因为有背景噪音衬托导致的,而耳机本身传递出来的能量刺激是很大的。还有,有人会在夜间戴着耳机听广播入睡,这也是不好的。这会导致内耳接收过多声音刺激,但你自己由于已然入睡,所以无法察觉。在生活中,这类‘温水煮青蛙’的事情往往被忽视,这也就使得耳机这一日常用品在悄然偷走年轻人的听力”。
张佳认为一定不要在睡觉的时候使用耳机,另外要尽可能注意周围的环境,“偶尔去户外体会一下平静的感觉,也让耳朵清净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