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佟佳老营》:讲一段江源历史给你听
历史文献纪录片《佟佳老营》讲述了江源古老的历史文化。资料图片
一片片连绵的群山,深情地环绕在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这片土地上,古老的佟佳江水声潺潺,穿越了岁月的风霜,穿越了历史的尘埃。白山市江源广播电视台就坐落在佟佳江畔,站在台里的三楼,听着佟佳江流水的声音,眺望近在咫尺的高楼、群山,时常让台长曹景福陷入无尽的沉思。
“努尔哈赤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5年多时间,这对于他日后成就霸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曹景福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他一直想拍一部关于努尔哈赤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佟佳老营》终于在2018年早春开机。
追随努尔哈赤脚步
吉林省白山市境内的浑江为鸭绿江中国一侧最大支流。汉时,称盐滩水、沸水,明代称婆猪江。1400年,就有建州女真佟佳部族在浑江源头渔猎稼穑,繁衍生息,留下的佟佳古城文化,有今天江源区城墙砬子遗址为证。
1569年,年仅10岁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母亲去世后,他受尽继母那拉氏的虐待。12岁时,继母让他到深山中采参。采参的路上,他从辽宁省新宾县一路走到了江源,突遇一只黑熊向他张开了血盆大口。一个小小的生命还没有体味到人生的甘甜就要终结。
“嗖”——那个历史的镜头,就像神话一样传奇,一个猎人在远处悄无声息间一箭击中了黑熊的要害部位,黑熊顿时应声倒地。这个猎人名叫佟远,是进山狩猎的卫队护将,女真人,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满族人。
在佟佳老营,小努尔哈赤在师父兼义父佟远的调教下,武功大有长进。在这里,让努尔哈赤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在这里,佟远传授了努尔哈赤盖世武功;在这里,岳父佟逢教会了努尔哈赤儒史诗文;在这里,佟女春秀(佟佳·哈哈那扎青)让努尔哈赤体味到了纯真恋情和缺失的母爱。
那山、那营,那些曾经的故事,已随岁月飘向了远方。纪录片《佟佳老营》项目正是以努尔哈赤的这些经历为线索,述说了佟佳老营的祖先血脉,挖掘了江源古老历史文化。
打造佟佳江历史名片
明末清初,建州女真另一部落又在浑江另一源头老营沟打猎、修建基地——佟佳老营,婆猪江逐步被人淡忘,取而代之是佟佳江。
在“佟佳老营”的全力资助下,努尔哈赤征服女真各部,统一东北,制定满文,创建八旗,改建满洲,拉开了创建后金国、奠定大清王朝基业的序幕。位于白山市江源区的“佟佳老营”既是努尔哈赤的崛起之地,也是大清文化的发祥之地。
“踏碎寒雪,剑指关山,开疆裂土,金戈铁马”的预言,点燃了一个少年的雄心万丈。勇斗黑熊、脚踏七星的英雄少年,在“佟佳老营”的滋养历练下雄起于白山黑水间,最后以13副甲胄起兵,“逐鹿中原”。由此开始,无论是在腥风血雨的征战中,还是在歌舞升平的繁华中,总是坚定站着佟氏一门。一直追溯到清朝末年,他们始终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功勋重臣。
佟佳人始终崇尚精武,儒雅文风,子孙勤奋,代代高人辈出。仅顺治、康熙两朝佟氏直系子孙四品以上文官武将就达159人,佟氏一族与大清王朝一直走到清朝末年,史称“满清半朝佟”。
1668年,清廷对长白山实行200年的封禁政策,佟佳江流域成为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昔日辉煌的“佟佳老营”早已成为荒城废堡,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佟佳江这个名称,也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
曹景福向记者介绍,通过打开这段尘封厚重的历史记忆,对进一步丰富长白山历史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打造佟佳江这一历史名片,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传承发展民族文化
江源广播电视台从2017年就着手撰写剧本,多次召开江源历史研讨会,聘请国内知名历史专家学者参与剧本创作,组成以吉林省地方志专家团成员董新春为首的创作顾问团队,组织文笔娴熟、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专业人士进行剧本的撰写等工作。
《佟佳老营》时长40分钟,历时7个月拍摄完成。《佟佳老营》反映的是长白山文化,拍摄围绕长白山山脉,选景从漫江、纳音古城、新宾、清源、九台等地多角度全方位拍摄。为让文献纪录片恢宏大气,还特请专业音乐团队创作背景音乐和主题歌演唱。
近日,原吉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在组织专家对“管理创新,提效兴业”的项目评审中,《佟佳老营》获得了精品创作中的内容创新奖。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