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报道日益成为当下沟通国情、服务大众、贸易往来的重要信息来源,但国际新闻在报道和传播过程中却伴随着一种现象——误读。国际新闻误读本是指受众对源语文本所表达意义的曲解和对所反映对象的误解,是国际传播的一种伴随现象。在进行文化接触时,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对传播者所传达的信息意义加以选择、切割和解读。在我国媒体尚处弱势地位的今天,各国媒体和受众对我国国家形象、媒体信息和国情民意不甚了解,而我国对其他国家的信息和形象也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误读,从而造成了在跨文化交流、国际贸易和外交往来等过程中的障碍。
一、国际新闻误读的表现
在传播学视角下的国际新闻误读带有明显的群体化特点和时代化特征,主要涉及对事实的误读、对情感的误读和对意义的误读[1]。
(一)对事实的误读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新闻的核心。国际新闻报道中对于事实的误读屡见不鲜,具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全然的背景化误读,一类是以己之见给传播者和传播内容贴标签。
背景化误读是基于受众自身的背景造成的。约瑟夫·克拉珀指出,受众的心理倾向势必会导致他们对传播者和受众有所选择。比如中国人重视社会关系,重视和谐统一,而美国文化则是重视自由与平等的,因此美国的新闻文本中会更加注意公平、民主、协商等价值观的传达。
贴标签化误读,也就是国际新闻中的刻板印象。人们往往会对某一群体或某一地域的人产生一种固有的意见或态度,并且对这一群体、地域所传递出来的讯息也抱有一定的看法和评价,且往往会形成偏见,影响其价值判断和信息传达。2000年,英国巴黎的一出话剧《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引发了爱国华人的热议,认为该剧名称侮辱、亵渎了华人的尊严。但其实该剧名源自于剧本故事中殖民地的一块羞辱性的标语牌,作者用它来作题目,其实是对法国殖民的一种反抗和讽刺。由于国人对欧洲强权国家一直以来的霸权偏见,导致看到剧名后丝毫不假思索的将它当做对华人的侮辱,是典型的贴标签化误读[2]。
(二)对情感的误读
受众在接触新闻后,必然会触发内心潜在的情感和想象,而不是完全解读和接受新闻本身带有的情感,进而会引发娱乐化或联想化的误读。
娱乐化误读是指受众接触媒体的娱乐性目的。如果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来衡量媒介效果,有相当一部分受众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娱乐。在西方漫画中,常常用龙来代表中国,但这种龙是思想迂腐,麻木不仁的龙。在一则漫画中,自由女神被挡在长城外,中国龙凶残的露出牙齿守着长城,而上方举着“经济改革”牌子的人指着自由女神大喊“她和我们是一起的!”[3]。
联想化误读也就是添枝加叶,凭空捏造。2017年11月,一篇号称解密马航MH370失联真相的网文横空出世[4],文章乍看上去是一篇刊登在权威媒体的解密,但其实只是利用了部分国人对美国的敌对心理和固有的美国威胁论,联系了很多事实伪造的假新闻。网络的匿名性更使误读者无所顾忌,受众在阅读一些比较重要的事件时,往往采用从众心理,缺乏对事件的真实情况和基本的判断能力,而仅仅是盲从“意见领袖”的言论。
(三)对意义的误读
国际新闻所传播的不仅仅是事实和情感,还包括意义。受众对于源语文本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并不能够全然解读,这就导致了对国际新闻报道的放大负面效果化误读和对抗化误读。
放大负面效果化误读主要表现在政治上。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外传播已经成为了国际事务有力的参与者,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议程设置来扭转国际舆论,甚至制造出完全不符合真相的放大他国负面效果的事件。例如七五事件,少数西方国家无视暴徒对于平民的暴力以及新疆自古以来属于中国这一事实,却大肆宣扬事件的起因与所谓的对维吾尔民族的压迫。
对抗化误读是由于历史、政治、社会、民族、宗教等矛盾的长期累积,导致人们在价值认同、是非评判、情感表达上有绝对倾向性,从而形成对新闻事件的对抗性误读。最显著的就在于我国对赴日旅游的报道,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旅行网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数据显示,2016年来自中国内地的游客数量为637.3万人次,这一行为被看做“亲日”。于是媒体开始纷纷报道赴日旅行出现的个别危险案例,企图抹黑赴日旅游,让中国游客把目光投入国内或者其他地区。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