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内容“活水”何处来?

2018-12-21 17:17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原标题:内容“活水”何处来?

  在媒体融合坐标下,内容生产已不再是写一纸文本那么简单,其背后离不开新的传播理念和技术手段的充分运用。苏州日报以理念更新为先导,打破纸媒原有的内容生产思维、路径桎梏,用融合的眼光、目标、方法宽视野、优表达、强互动,提升内容报道的品质、颜值、价值,藉此奠定融合时代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内容 品质 颜值 价值

  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媒体融合脚步不歇。经历了恐慌、适应、奋起的“三部曲”,当下在传媒业界,内容重新得到聚焦,在推进媒体融合实践中,“内容为本”已成普遍共识。但是,此“内容”的要求已非彼“内容”——时代在前进,传播形态不断推陈出新,舆论场上的话语体系不再单一,用户的兴趣需求也众口难调,再用以往熟悉、擅长的套路“刻舟求剑”,难免有“传播失效”之虞。如何顺应时代,抓住优质内容生产这个“初心”和“核心”,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是摆在纸媒面前一项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苏州日报以理念更新为先导,打破纸媒原有的内容生产思维、节奏、路径等桎梏,用融合的眼光、目标、方法来宽视野、优表达、强互动,提升内容报道的品质、颜值、价值,借此奠定在融合时代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用融合的眼光精整合、深观察,让内容的品质更胜一筹

  移动互联时代,传播渠道飞速扩容,“快”字诀一度成为媒体竞争的利器。面对新闻报道迅捷化、内容生产资讯化、新闻消费快餐化的现实,纸媒原先以“天”计的时效性荡然无存,即使有了新媒体的加持,也难握胜算。

  不能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就只能束手而退?苏州日报的理解是:新闻报道要讲究“快”,但不能为“快”而“快”,而要“快”得有品质、有“营养”,才能优人一等、胜人一筹,更好体现主流媒体价值。为此,在学习借鉴新媒体运作机制的同时,强调补传统内容生产节奏、时效之短,扬纸媒观察思辨功力之长,形成信息采集整合、观察分析解读等新的专业化优势,用这样的融合眼光拓宽发现、挖掘新闻线索的视野,策划推动内容生产,成为苏州日报应变解困的实践路径。

  精整合,在对新闻线索、题材保持高度敏感的同时,看一步,想两步,准备第三步,让内容报道更有“料”更有“型”。在新闻报道策划上,苏州日报倡导“想在前”,一个新闻线索、题材,第一落点在哪儿,是不是最佳落点?第二第三落点又能有什么?各类信息如何根据纸媒和新媒体需要进行整合,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这些都是采前会上的常设问题。因为“想在前”,实操时记者就不会乱了阵脚。

  常规线索、题材这样操作,遇到重大主题或突发事件更是如此。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庆之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引用香港俚语“苏州过后无艇搭”引起了各方关注。这句俚语有何典故?为何香港俚语中会提及苏州?苏报记者刨根问底,答案浮出水面:唐代后苏州作为全国经济重镇,水路四通八达,各地客商想去哪里,大多选择在苏州搭船。这句话最初的意思是“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慢慢又被引申出争分夺秒、时不我待、抢抓机遇等内涵,成为香港政商界人士爱用的口头禅之一。习主席用这一俚语,意在鼓励包括香港在内的祖国各地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信心,加快搞建设、谋发展。苏报记者把这些信息精心整合成稿后,在引力播客户端、苏州日报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发布后,引发朋友圈刷屏,60个小时不到阅读量超过1100万人次。一时间,“苏州过后无艇搭”也成为广为传播的热词。

  深观察,用理性声音、客观解读、观点引导透过热闹看本原,让内容报道更有内涵更有回味。新闻从来不意味着只是资讯动态。在海量的信息前,越接近政策、接近专家的深入观察、理性判断,越能激发受众的期待。苏州日报历来重视深度报道的生产,近年来先后开设《新闻+1度》《深度118》等专栏,在新媒体产品的深度报道方面也不断加码。苏报旗下微信公众号“苏州圆桌”立足本土重要政经话题,通过客观理性观察,唤起网络受众对高质量时政内容的阅读需求,创立以来,《汪洋副总理来苏调研为了啥》等一些原创稿件收获了10万+的阅读量。2016年,江苏省党代会期间,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参加苏州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创新四问”,并要求苏州对标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找定位。苏州日报派出采访组分赴四市采访,推出“创新四问找差距 对标先进促发展”系列报道。系列报道结束当天,“苏州圆桌”播发《惊醒苏州:杭州的可怕,是它远远不止一个阿里巴巴》,对标杭州滨江区近年来创新发展成就及当地官方、企业的创新思维等,当天阅读量超6万+,浙江日报、杭州日报紧跟着发出《厉害了!我们滨江被苏州敲了黑板,划了重点》《作为杭州,我们并不吝啬自己的经验,也欢迎大家来互相学习》等文章回应。苏杭两地媒体的互动,也引发澎湃新闻、凤凰新闻等的关注,苏州日报的影响力、传播力得以充分彰显。

  以融合的目标优表达、善“冲浪”,让内容的颜值更引人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