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改革开放关键一招》:这一招,潮、贴、深

2018-12-24 07:15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原标题:这“一招”,潮、贴、深

  节目组供图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承制的大型通俗理论电视节目《改革开放 关键一招》共7集,12月10日起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12月11日在北京卫视播出。

  《改革开放 关键一招》节目名称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应该说这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一个共识。但改革开放的实践是持续的、进行时的、不断向前的;改革的理论是积淀的、演变的、成系统的;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多元的、全方位的、深刻的;改革面临的挑战和艰险也是前所未有的。那么相应的,对改革开放的认识、解读、宣讲和传播,也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开放 关键一招》就是这种创作标准提升的产物。

  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这个节目:潮、贴、深。

  潮,是它形式新颖于表,青春活力于里。

  看看节目的标题:《这个时代超级燃》《这个民主很有范儿》《中国文化很有味》《幸福就要稳稳的》《中国山水很养眼》《大国形象很有样》《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标题是节目的眉眼,光看标题,很大程度上就知道创作者是保守的还是新锐的。

  但这个节目真正的潮,是18岁左右的青年群体和理论专家、行业代表、改革开放亲历者的对话。

  这是真正大胆和新颖的设计,因为传统认知上,青年一代和政治理论之间有一种话语隔膜,即便是青年一代认同的东西,一旦付诸纸张、付诸屏幕,都会形成接受的障碍。《改革开放 关键一招》破解这问题的方法,是直接面对面,从人对书本、人对屏幕的传播接受,直接跨越到人对人的传播接受。那些屏幕上提问的年轻人,是青年的代言人,也是观众的代言人。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中,专家也无法使用书面思维,他们必须把学术话语转化为故事话语,用和自家孩子谈话的语态,深入浅出地把改革开放的理论成果表达出来,而这恰恰是达成社会共识的重要手段。

  贴,是节目非常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的习惯。节目由“档案时间”“主讲时间”“问答时间”“故事时间”四大部分组成。

  “档案时间”是《档案》主持人谭江海还原某一个改革开放重大事件的故事细节和场景,引出话题。谭江海对目标受众的号召力,赋予节目一个值得期待的开场。

  “主讲时间”由本期理论专家担任,主讲人作10分钟精彩主题演讲。很显然,主讲人来自广阔的社会领域,话语方式本来就是多元化的,他们的宣讲带有鲜明的故事性,没有人为拔高,没有照本宣科,更多的是对自己职业经历的感悟、多元职业的见识以及不同社会站位上对改革开放的独特理解。这些新鲜材料,启发观众获得不同于自我认知的新信息、新视角。

  “问答时间”是主讲人演讲完毕后青年观众结合自身的感受和困惑,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具体问题,主讲嘉宾进行解答。中国社会在改革转型之中,青年人既有自身成长的心路历程,也有对复杂社会现象无法充分理解把握的迷茫。另一方面,青年人又想追赶时代的步伐,迫切需要思想和精神的指引。他们不迷信权威,认同就点赞,不认同就给差评,这就形成了对专家解答的压力,促使他们拿出真才实学,给出可信的答案。

  最后,在“故事时间”板块,故事分享嘉宾通过他们改革开放真实经历的故事分享,完成本期分理论点的阐释。一切落在故事上,落在百姓感受上,这是对贴近性的再一次强化,也是在终极板块中强化这个节目的百姓属性和贴近性宗旨。

  深,不是节目设计深刻的理论,而是用“潮”和“贴”的讲述方式,实现了受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理解、深度认知。理论宣传,尤其是用电视来做理论宣传,难点在于:很难用电视受众无障碍接受的话语来表达,换言之,就是理论和电视受众之间隔着一层薄薄的纸。《改革开放 关键一招》把这层纸捅破了,用的方法,就是拉开那扇纸糊的门,把理论家和群众拉到同一个会客厅里,面对面敞开聊。节目搭起一座跨越鸿沟的大桥,把不同领域的人们,邀请在“华山之巅”,一起“论剑”,互通有无。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