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说,只有等退潮后,才能看见究竟是谁在裸泳。不到事情发展的最后一刻,无人可知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现代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即时传播成为可能,碎片化传播日益成为人们传播信息时的主流模式,“一吐为快”的传播心理,促使信息发布者将未加核实的消息传播出去,事实被肢解开来,很难呈现事情的所有真实面目。
2013年年底,新华网排版了名为“见证真相2013,我们一起围观过的反转剧”专题栏目,这是反转剧第一次以公开的身份进入社会公众视野,随后几年,反转剧发生的次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关注这一新媒体时代出现的特殊舆论现象。
2014年4月21日,一段名为“香港街头小便,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冲突”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依据最先发布出来的视频,“事件被描述成内地游客纵容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在被港人指责拍照后,双方发生争吵,孩子父母动手打人的版本。矛头再次指向内地游客陋习,而内地游客和香港人的摩擦近几年屡见报端。[1]”此段视频以孩子父母与阻止当街小便并拍摄视频的两位青年人双方冲突为主,展现了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画面。从视频名称可以直观获取的关键词“香港”“大陆夫妻”,当两者同时出现时,社会公众依据既有的社会认知,公众习惯于将矛头指向大陆游客种种陋习。次日,另一段更加完整的视频被公布,还原事件真相的同时致使剧情发生反转。这段更为完整的视频显示,孩子的父母当时有极力向在场人员解释卫生间人太多,孩子憋不住,并且在孩子小便时母亲专门用纸尿布接住,并没有遗留到地面上。这时声讨大陆夫妻不文明的声音逐渐变小,纷纷表示谅解,并且有人认为这是针对大陆人士而引发的事故,还指出视频拍摄者侵犯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可以对拍摄者提出控诉,“大陆夫妻”的字样更是引发内陆人的愤愤不平,在人们为大陆夫妻抱不平的时候,也有人开始从更为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再是开始时的义愤填膺,民众舆论开始趋于理性化。
舆论反转在自媒体时代已是常态,新闻的反转“主要以戏剧化、娱乐化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2]。事件的发展总是显得扑朔迷离,往往呈现出“喧哗过后,一地鸡毛”的惨状。斯泰宾在《有效思维》中写到“人们面对纷繁多元、层出不跌的新闻事件,总会习惯性借助现实的、简单的语言找到方便解答的草率态度”[3],事情未经完全呈现,人们就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先吐为快”的表达方式成为自媒体时代的主流。亦如2015年关注度较大的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随着视频的不断填充,人们的舆论认同亦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反转。
2015年5月3日,网上疯传一段视频,成都一名男司机暴打女司机,“35秒内,男子多次踢中女司机脸部,导致女司机右肩骨折、脑震荡,身上多处淤青。”[4]5月3日《华西都市报》如是报道:“男子冲上前对着女司机头部踹了一脚,女司机从地上爬起来后还没站稳,男子再次用手击打她的头部,把她第二次摔到地上,然后冲过去用右脚连踹女子头部两次。女司机试图站起来,但是还没站稳,男子再次冲过去对她头部踹了一脚,在女子踉跄着试图往旁边逃开的时候,他又追上去踹了她腰部一脚……”[5]。极具画面感的描写易使受众产生代入感,更是极大地刺激公众的感官。女司机卢某在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被打的原因是“可能转弯的时候有点挡住后面车子的路”,面对当事人叙述的关于被打的原因及被打的现场视频,再牵扯到“女司机”的话题,公众纷纷谴责男司机“丧心病狂”“没素质”,舆论呈现一边倒的态势,此时媒体亦是纷纷报道为女司机正名。“事件已经逐步在社会舆论空间中形成超越事件本身的,围绕新闻事件产生各种情绪的‘弥漫性氛围’,这种扩散性的弥漫过程会导致新闻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属性被社会舆论所定性,使得受众在外界舆情的触动下,刺激自身的情绪反映,成为面对同类事件的思维定势与内在感知。”[6]
然而随着男子车载记录仪中的视频被发布出来,视频显示女司机在驾车过程中曾多次变道、超车,并两次别了男司机的车辆,甚至曾导致男司机被迫驶入非机动车车道,险些撞上自行车,男司机“车内的孩子也在哇哇大哭”,事情被填充的更加完整,人们对事情的看法亦随之转变,人们觉得女司机在接受采访时不应该将其在驾车过程中做出的极其危险的行为描述的如此简单。之后,男司机在警局认错道歉的视频被公布,同时对比的是该位女司机多次违章的记录,此时,舆论对女司机仍有支持,根据新浪网2015年5月5日发布的“女司机数次变道惹怒男司机被暴打,你怎么看?”投票话题显示,当参与人数为5799人时,认为责任在男司机的投票占有17.3%,认为责任在女司机的已占有68.8%,后真正导致舆论逆转的却是随后女司机的行为。其接受媒体的采访时并不认为自己有错,至此,舆论已经完全反转。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