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部分自媒体文章(评论)在宣扬报道中国科学家、民族英雄等正面人物时,使用“知识——娱乐”二元对立框架对正面人物进行形象塑造,给娱乐圈中艺人的“高知名度”、“高收入”与正面人物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标签相对立,表面上呼吁社会关注被忽视的精英、英雄,实际上却是在煽动受众情绪、加深社会阶层的对立。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试图通过对近五年来在自媒体中热传的网络评论,探究这些文章中叙事手法,并就受众对类似话语陷阱的解读、淡化社会误解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字】
形象塑造;二元对立;情绪宣泄;阶层对立
【正文】
当科学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社会生产和生活模式必定会迎来一场革命。[ 温世君.拥抱“互联网+”的基础是用户思维——受众角色的重构与媒体转型[J]电视技术.2015,39(16)]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受者与传者的角色逐渐融合,用户得以依托自媒体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对公共事件进行点评。然而,大众自传播的局限、现代社会的多元价值观、认同构建的困境以及职业新闻素养的缺乏等因素,导致了网络新闻以及衍生的生产内容缺少理性表达,在相当一部分网络评论中,充斥着生产者的主观情感色彩与话语陷阱。
近年来,在互联网上被广泛热议的《姚贝娜之死 张万年之殇》、《黄晓明PK屠呦呦:一生努力不敌一场作秀?》、《中国明星为何比科学家拿得多?》等网络评论,在宣扬报道中国科学家等业界精英时,才“知识——娱乐”二元对立框架中进行形象塑造,将娱乐圈中艺人的“高知名度”、“高收入”与科学家、将军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社会角色相互对立,再通过模糊、夸大甚至捏造事实的叙事手法,煽动受众情绪,以加深社会的阶层对立。
1.新媒体时代大众自传播的局限
1.1新媒体时代自传播的局限
伴随着自媒体的崛起,新闻传媒业生态经历着剧烈的动荡,以数字为核心的新媒体环境中,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发生着改变,博客、微博、QQ、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令用户突破了现实社会的局限,在新媒体形成的公共空间内,大众自传播已成为相当强大的传播力量。社交平台的兴起,带来的很重要的一个变化是新闻的大规模业余化,[ 常菲.互联网兴盛与公民新闻兴起[J]青年记者.2013.10]社会个体拥有了发声的权利与渠道进行大众化传播。传播与接受不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发生,传播与接受依托于媒介而融合,大众由单纯的受众进化为传播的主体,并对信息进行有倾向的选择。
在这种传播中,新媒体新闻大众的局限也不断暴露,作为理性公民的公民阶层并非是大众传播中的主体,也没有形成成熟的传播模式。[ 杨延琪.论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局限[J]编辑之友.2014(8)P50]相比较职业新闻评论,发生在民间舆论场中的个体观点缺少专业的新闻规范,所使用的话语体系包含了大量主观情感色彩。
依托于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公民新闻的生产和扩散,在带来信息繁荣的同时,也透支着自身的公信力与传播质量。这种用户个体的自由发声,相比职业新闻,网络评论并不严格遵循新闻报道的公正客观原则,以至于出现了快速追逐话题的现象,发布的信息缺少完整深入的了解,部分内容判断肤浅化与感性化、信息传播的缺失,影响着受众的认知。
1.2受众的局限:非理性解读
随着网络媒体的繁荣,信息全球化令媒介不断融合,媒介与信息在获得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引起了信息的泛滥。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单一、有限的信息,到当下如洪水般袭来的信息流,受众对信息产品的品质提出了空前苛刻的要求。[ 郭琳.多屏时代的媒体受众——从媒介融合背景下受众角色的转变谈起.[J]电视研究.2010(8)]在信息全球化的语境中,集文字、声音、视频、图片于一身的多媒体作品取代了单一的信息生产,移动终端的交互性实现了受众与信息发布者的双向交流。媒体与受众互动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受众由单一受者变为传受合一的双重角色。
网站以秒计算的不断更新的信息,会使得公众对信息内容的了解越来越多,但大都停留在蜻蜓点水的程度。吴晓明在公民新闻与社会舆论的研究指出,当代中国,公民只是扮演了舆情追随者和煽动者的角色。[ 吴晓明.网络“公民”新闻的社会舆情解读[J]. 河北学刊,2011(3).]当某件公共事件引起互联网的风起云涌,经历了短暂的喧嚣后,又很快湮没在一个公共事件的讨论中,受众在新媒体空间中,持续的集体行为难以实现。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