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媒体时代时事新闻版权争议如何化解
近日,某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甘柴劣火》刷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主要争议焦点之一在于此文章是否属于洗稿。
有观点认为,这篇文章引用了大量传统媒体的深度调查,涉嫌侵犯他人著作权;也有人提出,向公众发布的时事新闻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自媒体对传统媒体文章的二次传播并非照搬照抄,而是有独立思想及评论的二次传播。
随着全媒体时代来临,新闻版权纠纷此起彼伏。《法制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有关专家。
合理使用范围存争议
著作权法规定需改进
在中国传媒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刘文杰看来,著作权法上的时事新闻是指那些不满足独创性要件的纯粹事实性消息,例如格式化的会议报道等。由于不具备作品构成要件,自然也不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相反,无论是写实的新闻报道还是虚构的文学作品,只要构成有独创性的表达,就可以作为作品而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新闻作品的独创性尤其体现在作者的材料选择、遣词用句和谋篇布局等方面。”刘文杰说。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有些时事新闻是对事实性的单纯描述和报道,属于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的范围。但有些时事新闻作品是深度型、深挖型的调查类时政新闻,需要耗费较高的创作成本,并非属于合理使用范围,其转载引用需要经过当事人同意,并向其付费,即具有所谓的人身权、财产权。
“著作权法对时事新闻作出了保护规定,但并未区分时事新闻和时事新闻作品。由于二者在法律上未明确区分,则容易混同,从而造成合理使用范围过于宽泛,导致一些自媒体薅了传统媒体创作的时事新闻作品的‘羊毛’。”朱巍说。
朱巍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著作权法中的相关规定可以进一步改进。“虽然相关司法解释已有相应补充,但司法解释、司法判例和法律条文之间仍有一定距离。希望法条能够进一步修改,明确时事新闻、时事新闻作品、新闻评论、夹叙夹议等各类形式的作品之间的边界及版权权利。”
刘文杰认为,虽然著作权法中有“时事新闻”这个概念,但是并没有给其下一个界定。而且,即使未来有可能在法律条文中对其予以界定,或许也不会给实务界带来很大的影响。
洗稿形式虽多内容不变
抄袭他人表达构成侵权
近年来,洗稿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家版权局、互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四部门曾联合启动“剑网2018”专项行动。此次“剑网2018”专项行动重点打击自媒体通过“洗稿”方式抄袭剽窃、篡改删减原创作品的侵权行为,并规范搜索引擎、浏览器、应用商店、微博、微信等涉及的网络转载行为。通过集中查处一批违法转载案件,依法取缔、关闭一批非法新闻网站、网站频道及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等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服务提供者,达到整治规范的目的。
另据了解,2018年12月3日,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微信公众平台“洗稿”投诉合议规则》,尝试设立合议机制,将实践中认定存在争议的“洗稿”内容交予“洗稿投诉合议小组”成员评定,并在合议后得出结论。
洗稿究竟是一种什么行为呢?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系副主任郑宁认为,首先要界定到底什么叫“洗稿”。“新闻报道的类型是多样化的,有一些是纯粹的事实性报道,有一些可能是评论以及调查类的新闻等。一些较为简单的事实性消息,可能只属于时事新闻。而时事新闻是可以‘合理使用’的,对时事新闻的使用就不属于‘洗稿’。”
郑宁还认为,真正的“洗稿”,是指改变了表达,但是照搬思想性内容的行为。
刘文杰对“洗稿”的定义则是,保留他人作品的内容而改变外在形式,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把别人说过的再表述一遍。正是因为在内容上基本相同,因此,改头换面的稿件与原作放在一起,仍然给人以似曾相识或者换汤不换药的感觉。
朱巍认为,真正的“洗稿”有很多种形式,有人工洗稿,甚至有人工智能洗稿。最拙劣的洗稿就是“复制粘贴”。“在电商平台上搜索‘洗稿神器’,会出现大量商品信息。运用这类‘洗稿神器’,只需输入主题,再起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就可能拼凑出一篇‘十万+’。”
“而借助于相关信息的‘高级洗稿’往往有大量事实重合,是否属于‘为了评论而借鉴他人内容’较难界定。”朱巍认为,《甘柴劣火》一文的作者未及时有效地标明引用文章的出处,且引用的部分过多,不完全符合著作权法关于评论时“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情况,所以这样的稿件涉嫌洗稿或侵权。
及时有效地标明引用出处是否能避免侵权?
朱巍认为,大段地照搬引用也不能避免侵权,要根据著作权法的比例原则进行比对分析。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