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底,《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从福建省财政厅获悉,福建省实体书店扶持资金已下达,全省42家实体书店获得扶持。
据了解,原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自2014年起启动实体书店扶持计划,扶持书店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14年扶持32家,2015年34家,2016年37家,2017年42家,4批共投入800万元,资助了145家中小型实体书店。
此外,在实体书店扶持政策带动下,福建省各地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地方实体书店扶持政策。其中厦门市政府发布《〈厦门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年版)补充规定》,要求在新建社区中对于每个居住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标准街道,都要设置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社区书店;泉州市积极推动市图书馆和当地实体书店共建“百姓书房”;漳州市在2018年将实体书店网点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在全市范围内新建11家惠民实体书店;莆田市则为实体书店协调申请公有房产低租金优惠政策……
实体书店数量回升
“书店消亡速度得到了有效减缓。”在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印刷发行管理处副处长陈明森看来,这是近年进行实体书店扶持后最为显著的变化。2015年以前,福建省曾出现每年消失100多家实体书店的情况,到2017年却出现了让他惊讶的现象:2017年福建省实体书店总数与2016年基本持平,总数量达2560家,到2018年福建实体书店更是注入了不少新鲜血液。
2017年10月,福州鹿森书店上下杭店开始营业,其三坊七巷分店紧随其后赶在2018年1月与大众见面;2018年7月,泉州“书想所”开业;2018年12月厦门十点读书实体书店开业……频频有新式独立书店在福建亮相,似乎预示着多年来持续收缩的实体书店市场正在渐渐回暖。
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厦门获得出版物销售许可的实体书店增加40家,达到305家,2016年358家,2017年452家,2018年仅新开300平方米以上民营书店就有7家。
在2018年福建省局扶持书店名录中,记者看到已有31年经营历史的晓风书屋,其漳州芗城区店与厦门大学分店双双获得扶持。“近3年,我们得到原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漳州市委、厦门市委各项扶持资金预计超过70万元。”晓风书屋负责人许星感慨道。政府资金的扶持让他们有了更多机会进行转型探索,孕育符合当今文化市场的“新晓风”业态。现在晓风书屋在厦门有3家门店,漳州两家,它们皆是在经历了晓风“关闭潮”后重新定位的产物。
国有书店方面,福建新华发行集团2017年启动32家门店的卖场改造升级工作,迄今新增面积超过7600平方米,全省新建新华校园书屋50家。
全民阅读成重要维系纽带
2015年1月出台的《福建省实体书店扶持资金资助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要求,所扶持主要对象为运营正常、特色突出、创新发展和诚实守信的实体书店,并需在省内连续经营3年以上。“先确保有影响力、有效益的书店活得更久,在当地形成带头作用,让经营者对行业有信心。”陈明森解释这一做法的主要用意。
经过大浪淘沙后留下的书店,其经营现状究竟如何?记者联系了3位获得扶持的书店负责人进行深入了解。3家书店各有特色,但在谈及其“维持之法”时,却都一致提到了书香社会的建设,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是一个重要维系纽带。
“门店可以进行扩建重装啦!”位于福建经济学校梅亭校区社区内的海景书房是一家仅35平方米的小型书店,获得扶持资金后其负责人欣喜地向记者说,虽然海景书房面积小,但是在福州也是小有名气,因为他们有独有的经营之道。海景书房以推广党政类书籍为主,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书店开始主动走出店门,把党的理论宣传读物送进社区,送进机关。“曾经难以想象我们书店的书籍竟然可以送到监狱、戒毒所,成为慰藉大家的精神食粮,这离不开书香社会的建设。”
“这是书店第一次拿到扶持资金,主要用于阅读推广。”漳州众望书城总经理陈福源介绍说,今年刚好是众望书城回归实体书店的第三年,众望书城与晓风书屋创办于同一个时期,曾受冲击急流勇退。重新面向市场的众望书城除了是综合书店,还与中国华侨出版社合作成立了漳州出版中心,是漳州作协创作基地、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创作基地,是漳州文艺爱好的集合地,平台一年策划漳州本土作家作品累计达44本,并积极向本市其他书店推广本土作家作品。众望书城以服务本土作家,引导读者为宗旨,创新“出版+书店+作家+读者”的模式点燃新的阅读方式,意在让阅读更接地气。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