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出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坚持立破并举,突出工作重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机构改革和媒体转型的宏观背景下,2018年8月21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同年9月,中宣部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召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要求于2020年底基本实现全国覆盖,2018年先行启动600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新华社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述评中提到:一个个县级融媒体中心成为群众“指尖上的服务窗口”,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正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努力打通基层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北京速度”领跑全国,石景山、大兴、延庆、朝阳、顺义、丰台等16区的融媒体中心相继挂牌成立,实现融媒体中心全覆盖,全国其他地区也陆续出现了蓝田、长兴、项城、邳州等媒体融合典型案例。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定位与思考
传统县级媒体存在的问题。传统县级媒体因贴近群众、具备地域优势,在服务基层、打造思想舆论阵地上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但由于县域众多,资源分配存在巨大差异,受到社会经济和传播方式的影响,县级媒体在发展中遇到诸多问题。首先,传播能力较中央、省级、地市级媒体差距甚远,同互联网相比更是天壤之别,商业媒体的快速扩张进一步压缩了市县级媒体的生存空间;其次,体制机制、人员资金需进行全面调整,传统媒体员工数量较多、结构不合理,整体运营机制老旧,缺少具有互联网思维及新媒体运营的技术人才,无法通过市场化经营及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员工的正向激励;再次,产品内容和传播形式脱离受众,很多市、县级媒体还停留在花费巨额资金建设“中央厨房”,拥有网站、两微一端,就等于融入互联网的思考层面,缺乏优化内容生产及自身能力的升级,在创新不断的互联网上很快就丧失活力,产生资源浪费。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思考。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自中央提出媒体融合战略后,对其发展、建设、升级进一步做出的具有战略前瞻性的综合规划。在此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优化整合和深度融合中,主要将县广播电视台、县党委政府开办的网站、内部报刊、客户端、微信微博等所有县域公共媒体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媒体+服务”的准确功能定位。以“移动媒体优先、新闻采编发流程再造、融媒及社交媒体产品突破、全媒体人才培养”为指导思想,借助最新的云计算、大数据、5G、IPv6等互联网技术,因地制宜对本地区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机制体制、人才培养、新闻采编系统、舆情大数据系统、全媒体内容生产系统、新闻报道指挥中心等各业务系统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实现从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融合发展的全面转型。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重点。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应做到“充分整合”与“深度融合”。“充分整合”是以“优化聚焦”为原则,整合县级各类媒体资源(广播、电视、报刊、党委政府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等),打造县域全媒体传播矩阵和信息采编播一体化平台,着力优化资源的高效配置;“深度融合”就是以“打造区域性的新型主流媒体”作为目标,在前期“充分整合”的基础上,加快媒介之间、组织内部的打通、融合,实现内容、技术、渠道的高效共享,改变目前县级各个媒体“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局面,通过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来理顺内部机制,打造具备传播合力的县级媒介协作体,努力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
县级融媒体中心定位。一是引导群众,传播主流声音。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内容生产流程再造和市场化运营,全面激活本地用户;需充分利用自身权威渠道的优势进行拓展,立足本地市场,从而起到引导群众、梳理主流声音、巩固扩大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作用。
二是权威发布渠道。作为舆情监测的主要阵营,县级融媒体中心需通过舆情监测系统将宣传监管任务以数据和报告的形式展现,向宣传管理部门进行反馈;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对接、舆情信息处理和信息渠道发布、推广等服务。
三是智慧城市服务。依托融媒体平台,开发县级移动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应用功能,打造群众“指尖上的服务窗口”,以各职能部门为单位独立进行,为市民提供城市服务,推动城市管理、政务服务的改革和创新。
如何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