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提升“四力” 砥砺前行
审视选送的优秀广播作品,笔者为他们记录时代历史,体现人民情怀而感动,为他们创作出把握导向、语言洗练、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作品而折服。当然,也看到了少部分选送作品存在某方面缺失与获奖擦肩而过的遗憾。我们要有长跑的思维,从提升“四力”做起,练好内功,才能砥砺前行。
今年的“两奖”评审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指示这一特殊而又喜庆的背景下召开的,评审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把践行总书记讲话精神作为评审指南,以政治的视角、新闻的标准,努力做好导向性很强的专业评奖工作,履行了评委的职责。整整6天,殚精竭虑,感触颇多。
审视这次“两奖”的候选材料和选送的优秀新闻作品,笔者看到了许多新闻人在践行“四力”中的先进事迹和其创作的标杆作品,为他们记录时代历史,体现人民情怀而感动,为他们创作出把握导向、语言洗练、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鲜活作品而折服。当然,也看到了少部分选送作品存在某方面缺失从而与获奖擦肩而过的遗憾,深感提升“四力”的重要性。
发现和挖掘身边的好新闻
发现和挖掘好的新闻题材是产生好新闻的基础,也是关键。广播类的消息、谈话、专题、评论及直播作品,在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上,的确有各自作品类型的属性规律和个性特征,但是,发现和挖掘好的新闻题材是前提。
广播专题一等奖作品《归途》,是十分难得的揭露战争、珍惜和平的好题材。记者在寻找当年被戕害的“慰安妇”幸存者韦绍兰和她的儿子、日军后裔罗善学过程中,不远万里来到广西,翻山涉水找到韦绍兰和罗善学。作品记录了一名“慰安妇之子”痛苦与矛盾的一生。为了挖掘这一题材的意义和新闻价值,记者费尽脚力,深入生活,细心观察,并在韦绍兰与罗善学的家中共同生活数日,详细记录了他们一家人的亲情与罗善学痛苦与矛盾的内心情感,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远不止于“逝者去”,更有无穷无尽的“生者痛”。为纪念南京大屠杀80年,揭露侵略者给人类带来的无尽痛苦找到了很好的例子,感人至深地向海内外传递了反对战争、守护和平的信念。
在新闻题材的发现上,要增强脚力,多深入社会生活,尽可能发现折射重大意义的好题材,体现作品的独家性。揭示新闻背后宏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还需要眼力和脑力。
获得广播专题一等奖的《穿越四十年对话高考》,作者选择高考恢复40周年这个历史性时间节点,无疑是有新闻价值的,赋予了题材珍贵性。如何才能制作出一件既有深刻内涵又有新意的广播专题作品?作品从穿越40年的高考对话切入,运用现实与回忆穿插的结构,以“大事记”配乐和新、老高三学生的对话相混搭的形式展开。在他们的对话中,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因为既有讲述,又有追忆,既有过去高考的故事,又有当下高考改革的探讨,既有高考与人生昨天发展的呈现,又有高考与人生明天发展的思考。作品给人启迪:做专题,要冲着“特色”去做,充分发挥广播艺术的特色,实现意想不到的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
还有一件广播专题送审作品《一条大路通我家》,讲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突破固有利益藩篱,大路通到高林镇菜农们家门口带来的变化。这是一个很好的选题,记者也很努力,多次采访了镇领导,然而遗憾的是,记者前期准备不充分,导致领导职务口语表达与规范表述不一致。假如再深入一些,准备充分一些,也许就避免了这一瑕疵。
发现好的题材与媒体人的脚力、眼力和脑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找到好的题材,还需要使之成为好的作品,这就要求记者能综合驾驭素材、选准切题的角度,并顾及新闻写作规律等诸多要素。
提升新闻报道的鲜活性和传播力
发现好题材只是好新闻的第一步,把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做成鲜活、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才是根本。鲜活性既是衡量新闻价值的核心要素之一,更是评判好新闻的重要指标。鲜活不仅蕴含在新闻题材和新闻视角中,也在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叙述里。
当然,由于新闻作品类别属性和报道规律不同,在挖掘和抓取鲜活性上是存在差异的。如广播专题二等奖作品《河北徐水农村群众取暖难 政府紧急出台措施力保群众过冬暖》,此报道的鲜活性在于第一时间将一个冲突性的问题很好地转化为政府给群众解忧的案例,做好政府与群众的“润滑剂”和好帮手。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