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滚动| 上海| 社会| 国内| 国际| 经济| 证券| 产经| 消费| 互联| 家电| 硬件| 科学| 明星| 影视| 综艺| 游戏| 信息|生活|旅游

【新春走基层】“这才是向往的生活”

2020-02-14 02:00 来源:互联网整理 责任编辑:WB001 字体:

大红灯笼高高挂在房檐下,喜庆的春联贴在大门两侧。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年夜饭做了满满一桌子的菜。“我们也过上了向往的幸福年。”江苏省建湖县九龙口镇梅苏村村民颜士香掩不住内心的喜悦,这是她搬进新房后的第一个春节。

这个春节,梅苏村处处张灯结彩,透着浓浓的年味。迎着冬日暖阳,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坐在庭院中聊天,唠家常。瞧!一幢幢二层“小洋房”错落有致,一条条整洁的马路宽敞平坦,一片片苗木在冬日里依旧绿油油。

灰瓦白墙、依河枕水,村庄美如画。这正是建湖县大力推进农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江苏省建湖县九龙口镇梅苏村。人民网 刘云摄

搬进新生活,钱包也要鼓

颜士香咋也想不到,63岁的这年,还能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当上了保洁员,拿上了工资。这事还得从搬迁讲起。

“以前的老房子都是用的石灰和空心砖,一到冬天,屋内屋外都冷,脸颊两侧都被冻伤了。”颜士香拧着眉头回忆,“老房子条件差,没有卫生间、洗澡间,在外工作的女儿也不愿意回来。”

虽然梅苏村离县城只有15公里,开车只要20分钟。但四处分散的旧村落,路不好走,进趟城费劲,给不少村民的生活带来不便。为了增加收入,不少村民选择外出打工,村里大多数是孩子和老人在活动,找可以说话的人都难了。

“就没想过要搬走吗?”“想过,女儿也劝过。”但颜士香和丈夫苏万红还是犹豫了许久。不搬吧,旧瓦房的冬天实在是冷,孩子们回来的时间也少了,种田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搬吧,没钱,去城里没地种,炒个菜连葱都要花钱买,咋生活?

直到2019年搬入新房,颜士香夫妇才知道,原来还有另一种生活——告别了旧房,住上了“小洋房”,这个冬天脸颊、手也没有冻疮了。

梅苏村村民颜士香坐在新房客厅里。人民网 刘云摄

“现在让你们搬回去,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了吧。”一旁的梅苏村党委副书记苏井财开玩笑道。今年53岁的苏井财,一直生活在这里,说起村里以前的情况,他记忆深刻:老平房低矮拥挤,旧瓦房透风漏雨,道路狭窄泥泞坑洼,村庄布局分散,生活垃圾随地扔,“老旧小散乱”安全隐患多。

如何改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引导农民居住向特色村、重点村集聚。

在梅苏村,这一推动也是历经了整整10年的摸索,不同时期打造了三种不同形态的农房:2008年建的联体别墅,因商业开发定价超过了村民预期;2013年从节约土地角度建的7栋多层楼房,年纪大了的村民爬不动,生活不方便;2018年新建的两层联排新农房,终于获得了村民的肯定。苏井财笑道,“村庄怎么改,建在哪里,什么户型?现在都是村民说了算。”

咋搬?按县里的政策,苏井财帮颜士香算了一笔账。颜士香家的老房子有70多平,拆了后政府给8万元,新房选了一户102平的“小洋楼”,一共10万元。加上其他相关补贴,也就是说,颜士香花了不足2万元的钱就能住新房。2019年5月,颜士香一家搬了新家。

搬后咋过?政府帮他们想到了。村民搬走后,将原址和闲置用地进行复垦,通过市场化手段,土地集中流转,一亩地给村民900元。颜士香家有6亩多地,每年能拿到5000多元的流转金。另外,从土地解放出来的农民也能到邻近乡镇、县城务工或者发展特色经济。

“现在,我每个月能拿到2000元,老伴在镇上打工每月能拿到3000元。”走进颜士香的家,空调、热水器、电视、冰箱、微波炉都配齐了。“以前住在旧房子,过年时做的包子都没有地方放,现在家里买了冰箱,里面能塞得满满的了。”话说罢,颜士香便拉着记者瞧上了冰箱里囤的年货。鱼丸、鸡肉、猪肉、牛羊肉……搬了新家,日子也变好了。

房子搬了,乡愁也要搬

行走在梅苏村新型农村社区,记者发现这里卫生室、超市、快递、银行等生活配套齐全,还有天然气、图书室、健身设施、电瓶车充电桩、污水集中处理等。这让颜士香感觉,“村子和城市没有什么区别。”

家搬了,环境也好了,但不少村民仍有疑虑:“房子好是好,可农民不种菜了,还能叫农民嘛?”

村民的忧虑并非没有道理,“虽然通过农房改造工程,村民们变成了社区居民,但他们原有的生活习惯没有改变。”苏井财说。对于村民的这些需求,当地政府也考虑到了。集中居住,不仅要搬人,还要搬走乡愁。乡愁,咋搬?

  • 资讯
  • 财经
  • 科技
  • 娱乐
  • 游戏
  • 生活
  • 汽车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备案号:沪ICP备13031519号 上海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